等待处理…

平遥古城拆迁背后的腐败

2023年10月08日

南门外综合整治工程,是山西省平遥县近年来投入最多、拆迁量最大的项目,古城南门由此成为中外游客进入平遥古城的主要入口。然而,这项关系古城未来风貌的重大工程,竟成了一些拆迁户和有关领导干部合谋套取拆迁补偿款的摇钱树。

一个拆迁户补偿金从109万元涨到239万元的“玄机”

2007年3月25日,一封举报信寄至平遥县检察院,称在古城总投资3亿元、涉及千余拆迁户的南门外综合整治项目中,县拆迁办主任张海桥伙伺拆迁户杨某做假合同,仅此一户使政府多赔偿90万元。

晋中市纪检、检察机关就此展开调查后终于证实,举报信中的杨某是重点拆迁户万福隆超市房主,他所得到的拆迁补偿居然比应该补偿的数额多出130多万元。杨某的这些非法所得,主要“归功于”负责拆迁工作的3位领导干部。

首先是分管副县长田志远。2006年平遥县南门外拆迁时,田志远等人负责做重点拆迁户万福隆超市房主杨某的工作,与对方协商拆迁补偿事宜。按照南门外综合整治拆迁有关规定测算,杨某只应获得补偿109万元,杨某却提出自己的13间门面房需要52万元违约赔偿金及26万元营业性补助等诸多要求。

然而,田志远既未核对杨某房产的来源、是否有房产证,也没有对杨某所提52万元违约赔偿金进行调查,更没有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而是采取了与杨某“讨价还价”的方式,初步确定“最低补偿杨某250万元”。

其次是时任拆迁办主任的张海桥。2006年8月,张海桥帮杨某违反规定增加了补偿款,帮其补办了漏评的补偿款,并为杨某整理了补偿协议。

此外,时任平遥县城建局长的程培林,因2004年曾收受杨某人民币2万元,2005年通过女儿、女婿收受杨某送的价值14万元的两间商铺及出租租金1.6万元,也为杨某增加补偿款大开绿灯。

于是,在田志远、程培林和张海桥筹划与“关照”下,县长主持的专题会议确定,杨某终获补偿239万元,其中52万元没有任何依据。

在拆迁结束后的一天,杨某为示感谢,将备好的3万元现金送到了田志远家中。为谢张海桥的帮助和要求解决剩余的补偿款,2006年10月的一天,杨某又向张海桥送上1万元。

拆迁补偿款成了“唐僧肉”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平遥县一些干部、拆迁户“蚕食”补偿款的内幕被逐步揭开。

2006年8月,古陶镇南城村乔某的旅馆应得补偿101.1万元,乔某嫌少想多要点,便找到了时任拆迁办主任的张海桥。张海桥不但没制止乔某的“非分之想”,答应给乔某多加10万元,还要求乔某给自己拿出3万元。经张海桥操作,二人都如愿以偿。

拆迁工程补偿款关系国家财产和广大百姓利益,却被“蚕食”,晋中市纪检委参与调查此案的人员分析指出,根源在于其拨付权由数人决定,缺乏监督,形成权力真空。

虽然平遥县专门制定了《平遥古城南门外综合整治拆迁方案》《平遥古城南门外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详细文件,但据晋中市纪检委调查,执行起来却分类进行,遇到普通百姓就严格按照方案执行,遇到部分“钉子户”或有关系、“做工作”的拆迁户,则制定补充方案,无限地放宽拆迁条件,使拆迁资金被套取。 (刘云伶)

上篇:中国式奢侈VS美国式消费
下篇:“史上最牛”频现是一种阵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008010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1/04/2770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