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将青春挥洒在工地

2023年10月08日

“能否采访一下我们第十九项目部,这里都是年轻人,他们在建筑工地上虽然特别艰苦,但个个热情高涨。”接到陕一建公司的邀请电话,想到能够了解到同龄人的生活,记者一口就答应了。

31岁的张立是这里的“老大哥”,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虽然这已经是张立到过的第8个建筑工地,但却是自己第一次管理项目。去年刚刚参加完集体婚礼的他,现在马上就要做爸爸了也很少有时间回家,妻子也只好由父母帮着照看。李想是这里的木工工长,今年刚刚27岁的他,2003年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一线干活。去年12月项目部刚刚成立,大家只能住在从甲方借用来的的临时宿舍中,不通水不通电,吃饭也要去四五里之外的小村子,平时的生活用水,大家只好轮流去隔壁的工地上去挑。李想因为从来没在家挑过水,每次水挑回来已经洒了一大半,因此大家总取笑他“耍滑头”。

25岁的杜旭昆前年刚刚从学校毕业,是这里的砼工工长。在工期最紧的时候,从小抚养自己的爷爷去突然过世,家在甘肃的他即使有万般悲痛,也只在家呆了三天就匆匆赶回西安了。不爱说话、外表严肃是王战伟给人的第一印象,每每中午吃饭就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但他却从不生气,还和大家挺配合的,这时也就成了工地上一天最开心的时刻。段梦夏是工地上公认的“第一帅哥”,曾经驻港部队的经历让这位25岁的小伙,有了一种从不服输的军人气质,当初他选择在这里做安全巡查员就是希望能从艰苦的基层干起,给自己多一些学习的机会。

郭海涛、苟小燕、朱云芳是工地上的三位女性,因为考虑到她们住在工地上生活不方便,项目部特许她们每天可以回家休息。但为了早上能够准时赶到工地,她们三个不得不在6点多就从家出发,辗转倒车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离工地最近的公交车站。而这最近的公交车站离工地却还有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往往她们晚上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青春的岁月是走向成熟的必经航程,也是人生大厦的基石,这帮活力充沛,洋溢青春的年轻人将自己的目标定为今年的“长安杯”和省级文明工地。 本报记者 任乐

上篇:特大矿难的责任人为何竟能逍遥法外
下篇:把院民当亲人一样对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1/16/2775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