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的资源卖得太贱

2023年10月07日

·傅宁·

去年的这个时候,时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表示,他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也许他在说这话时还有一丝无可奈何——在让他这个商务部部长头疼不已的“顺差”当中,偏偏还有“化工外贸逆差”这么个“异类”。

仔细分析一下,中国出口的化工产品绝大多数也算资源,有的还是比原油更稀缺的资源呢,比如稀土。这就怪了,现在全球资源紧缺,如果随行就市的话,中国的资源价格早就该提上去了。进口的是资源,出口的也是资源,凭什么出口的资源就卖不出价钱甚至只能卖成“砸锅卖铁”的废品价?

当然,出现这种让人气愤的局面,不排除有国外买家压价的原因,但不客气地说,根本原因还在国内。

为什么中国的资源价格提不上来呢?关键在于中国的资源定价权不在市场手里,中国的资源领域实行的是垄断经营。按说,这样的话提价岂不简单?政府一声令下就是了。但实际上事情反而更复杂。不提价,资源卖一吨亏一吨,卖一吨少一吨,损失的是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利益;提价,时下CPI这么高,通货膨胀的危险,影子似地紧跟着,再火上浇油,闹不好就要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更何况,现在的资源领域都是垄断经营,其利润本来就很丰厚,若再提价,国民所创造的那点财富,恐怕都得流进垄断企业的腰包。

难也得改。什么都可以再谈,但资源不可再生。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将有控制有步骤地推进。国家税务总局也表示,争取今年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从一系列“两高一资”产品限制政策来看,这一改革其实已经从产品出口开始了。但目前的国际资源市场极热,所以企业出口的热情并没有因限制政策降温。其实限制出口是一种办法,提价也是一种办法。不能在国内市场上提价,还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提价吗?既然国际上资源需求大,我们何不像石油一样提价,一直提到外贸平衡了为止?

改革开放前,逆差比

顺差让人沮丧,那说明我们的产品走不出国门。

改革开放后,逆差比顺差更让人沮丧,那说明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也不值钱。

上篇:恢复煤炭生产供应正常秩序
下篇:可降解液体地膜消除“白色污染”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3/04/2678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