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透视祭扫乱象:

离“文化清明”有多远?

2023年12月20日

年年清明,各地都会冒出五花八门的祭扫现象。今年清明期间,在上海、杭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股票”、“金条”乃至“别墅”等“豪华祭品”依然不绝,香火缭绕、火纸漫飞的情景在一些墓地仍颇为常见。这些不文明的“祭扫乱象”,离我们追求的“文化清明”相去甚远。不少专家呼吁,革除祭扫陋习需要进一步普及文明观念,同时也要继续扩大葬式和祭祀方式的改革。而上海等地出现的祭扫新现象,正为清明节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祭扫乱象年年见于清明

上海西宝兴路集中了多家殡葬用品商店。清明临近,扫墓人群多来这里购买祭扫用品。在一家店里,除了传统的“锡箔”“元宝”,记者还在角落里看到了“别墅”、“汽车”等“豪华祭品”。纸制的“别墅”高约1.5米,两层“小楼”,“红墙绿瓦”,屋内还配有同样纸制的“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姓黄的店主对此“别墅”的报价是150元,“这还算便宜的,到了清明节当天还要贵”。店主还说,顾客可以定制更为豪华的“别墅”,门前能围起“庭院”,“种”些“花草”、“树木”,还能停“汽车”,家电也可以根据要求添加。这种“别墅套装”的价格在300元以上,最贵的能达到1000元,“放在坟前烧起来很气派的”。

在另外一家偏僻的小店里,除了这类“别墅”、“汽车”之外,还有“股票”、“金条”等更时髦的“投资类祭品”,“亲人在地下也可以做点小投资,多挣点冥币”。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殡葬用品之“五花八门”,店主解释之“有理有据”,让人咋舌。

据媒体报道,“别墅”、“汽车”、“保险箱”也成为今年杭州祭祀用品的“题材”,更有“保姆”、“童男童女”等煞费苦心做出来的“人性化祭品”。一些“豪华祭祀套装”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殡葬祭祀的“文明之路”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厚养”,像烧“别墅”、“汽车”、“金条”等“厚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浮躁、炫富心理,跟“烧钱”没什么区别。

生死乃人生大事,我们历来就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慎重追远一直是传统文化积淀中相当厚重的一块内容。殡葬和祭祀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谓千年不变,种种礼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尽管饮食、服饰、交际等生活内容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朝更为文明、现代的方向演变,但人们平时所讳言的殡葬习俗却改变不多,其中许多陈规陋俗至今还广为存在。尤其是在浮躁、炫富等“现代病”侵入其中后,更是让本该严肃、神圣的祭祀成为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但一些专家认为,总体看来,这几年我们的殡葬礼仪还是在向文明的方向进步。比如上海这几年的纸扎祭祀品减少了很多;前几年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还出现过烧“小姐”、“伟哥”等乌烟瘴气的祭品,近年来这种怪事也少了一些,“殡葬祭祀毕竟越来越文明了”。鲜花、腊果替代了香烛、鞭炮,黑纱、白花代替了披麻戴孝,默哀、鞠躬代替了三跪九叩,近年来上海、天津等地还出现了通过“家庭追思会”等形式来悼念亲人的现象,取代了大操大办的“大殡”。

新祭祀、新葬式增添清明节的“清新之气”

在上海等城市,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的祭祀手段和葬式让人感受到了现代清明节的“清新之气”。

清明期间,尽管亲属远在云南、德国,但上海市民祝老先生的在滨海古园的墓碑前却是鲜花环绕,祭品也已摆好,这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网上代客祭扫”。祝老先生的亲属们可以在网上观看祭扫视频。今年清明期间,上海有5户人家首次尝试“网上代客祭扫”。滨海古园的工作人员说,身居外地或海外,无法回来祭奠的客户,会倾向于选择网络祭扫或“网上代客祭扫”。

记者采访发现,滨海古园、福寿园等上海几座墓园能够告别祭祀陋俗,还跟推行新兴葬式有关。比如,几座墓园广泛推行花坛葬、植树葬等节地葬式,占地面积都在1平方米以下,墓碑小巧,镶嵌在鲜花绿树之下,十分静谧、美观。清明期间,一位为亲人选择植树葬的市民带着家人在树上系上多条黄丝带后,又在树下静坐了许久。他说,选择节地葬,就是选择一种现代殡葬、祭祀观念,“我们不需要大的墓碑,也不需要香火纸钱,但同样能很好地纪念去世的亲人”。

(叶锋)

上篇:没有了
下篇:“坏消息不断 入存亡之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4/2008040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4/04/35039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