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从工会的性质、职能、地位、优势和特点出发,努力构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特色、充满活力的工会工作科学体系,不断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要坚持把思想解放、创新工作、体现特色作为工会工作的先导。当前,以思想解放推动工会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不断开创工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就是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工会的创新做法,善于吸纳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善于学习借鉴工会工作的有益经验,努力以更加开拓的眼界、更加开放的观念、更加务实的精神,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主题。
二、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主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集约型、节约型和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坚持发展为了职工群众、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发展成果和职工群众共享的原则,引导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突出维护职能,把科学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更好地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煤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坚持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主旨。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把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主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协调解决职工群众的现实困难、表达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呼声与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统一起来,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服务职工群众的各项工作,切实使广大职工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三、要坚持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工作的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规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的劳动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奠定了法律依据,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学习,全面掌握《劳动合同法》精神实质,督促《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规范劳动合同法的运行。建立有效的维权协商机制。工会组织要主动参与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结合工会工作特点,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咨询中心,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援助,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四、要坚持把强化维权职责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繁重。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把强化维权基本职责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不断创新维权方式、强化维权手段、提高维权能力、增强维权实效,才能把实现科学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要坚持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作为工会工作的基础。只有坚持把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作为工会工作的基础来抓,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更好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要坚持以扩大组织、发展会员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维权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基层工会的活动载体和服务手段为途径,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在推动改革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六、要坚持把理论、体制和工作创新作为工会工作的动力。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对象、领域、内容、方式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能否抓住新机遇、赢得新挑战、实现新发展,是对工会组织的重大考验。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顺应形势发展、体现时代要求、服务党的大局,满足职工需求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服务手段,不断推动工会的理论、体制和工作创新,努力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新成果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将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工会工作的六个着力点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工作体系。只要我们在这个工作体系下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就能够牢牢把握工会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就能为职工群众服好务,把工会组织建设成充满活力让职工群众信赖满意的群众组织。 (张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