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毛键·
当前,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如何把好事办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却是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笔者以为,在众多因素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全社会良好的学习风尚。
首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当今世界,一个城市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大量高级的专门人才,更需要依靠数以万计高素质的普通民众。而要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惟一途径便是学习。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从而自觉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其次。要建立促进全民学习的有效机制。比如,政府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要加大各类学校软、硬件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学质量,尤其要落实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始终把基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利用现有敎育资源,采取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办法,开办各类成人职业教育和兴趣特长培训班,加强成人继续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要以优惠价格或免费的形式,向民众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和旅游点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大家提拱亲近历史、自然和知识的便利条件;通过举办“读书周”、“文化节”和“科技展”,开展“文明市民”、“读书积极分子”和“自学成才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提升民众和城市品位。
再次,要树立学习的典范。几乎在每一座城市。自古以来,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贤圣哲、名流雅士,他们不仅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文化部门要抓紧对这部分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通过树碑立传的形式,使他们的生平事迹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流传于世,启迪后人。更重要的是,当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注重发现和总结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加大宣传表彰力度,使他们成为广大民众学习的榜样,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书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