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生命因拼搏而精彩

——记中铁首届十大新型农民工赵文华

2023年10月08日

1990年初冬,24岁的陕西小伙赵文华随同“打工大军”来到中铁七局三公司,成为一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在三公司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赵文华先后参建了京九铁路、大秦铁路、山东滨博高速公路、武汉天兴州大桥等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并和无数筑路人一起将一座座精品工程矗立在神州大地上,他的作业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作业队长。

十多年来,赵文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挺身而出、积极应对,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硬汉本色在公司广为流传。

大秦铁路秦皇岛西疏解大里营转体斜拉桥是国内铁路首座集钢性索、槽型梁和转体法施工于一体的高难新工程,施工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实属罕见。承担施工重任的赵文华毫不畏惧、主动出击,带领70多名工人72小时连续作业,将近千方混凝土灌入由58吨钢筋、3870余米波纹管、3980米钢绞线组成的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槽型梁体内,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武汉天兴洲大桥滠口右线引桥施工时,施工现场淤泥深厚、机械无法介入,致使承台基坑开挖无法进行,很多外来承包队伍都望而却步,而赵文华却主动请缨、担此重任。他自创出低成本快速施工法,出色完成了施工难度最大的13个承台的建设任务,创造出国内施工史上的奇迹。

要想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因此,赵文华时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施工抢险他挺身而出,难点作业他奋战始终。如今,吃苦奉献的精神在作业队已蔚然成风,工作效率也显著提高。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郑西客运专线承担的250片梁体预制任务中,他所在的作业队以每月20片,比其他队伍多预制5片梁的成绩在郑西项目部劳动竞赛中名列前茅。24米和32米预应力组合箱梁是郑西客专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这两种梁体的制作,技术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稍有闪失,就会功亏一篑。赵文华亲自监督、精细管理,对梁体制作过程实施严格卡控,彻底根除了梁体底板翻浆和砼外观质量通病,为企业创造产值达7500万元,受到铁道部好评。针对2007年钢筋、碎石、白灰等原材料涨价,项目部成本压力巨大的实际,赵文华从细化管理程序、节约使用原材料入手,精打细算、增产降耗,将原材料损耗控制在0.5%以内,解除了项目领导的燃眉之急,展示了自己善于管理、勤于思考的过硬本领。

(段龙平 赵鹏)

上篇:没有了
下篇:“破烂王”鉴定 收费与否是关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03/2821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