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教师节送礼之累

2023年10月08日

教师节前几天的一个早上,5岁的小培炎不想去幼儿园了。他躺在床上,噘着小嘴,气呼呼地对妈妈说:“xx小朋友的爸爸、××的妈妈给老师送了好多东西,你们要是不送,我就不去幼儿园了。”

小培炎的境遇并非特例,在第24个教师节到来之前,很多家长都在为“是否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伤透脑筋。

家长为送礼“伤透脑筋”

京城某小学门口,一名家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果其他家长都送而我们不送,我担心孩子会在课堂上受冷落。比如说,在课堂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举手,老师总不让我的孩子回答,孩子就会很敏感。他会认为家长没有私下做好工作,回家之后,就会责怪我。平时,这些小孩子私下也会攀比,大家还会交流送什么东西。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

一位名为“启迪”的网友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礼物越重,老师会越重视孩子。他表示自己会“献”上一张价值不菲的健身卡。还有人提议送超市购物卡、美容卡比较实在,更有甚者提出,今年的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挨得比较近,还不如送“出境游”,老师游山玩水高兴了,准保对孩子另眼相看。

老师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看到网上晒出的礼品单,北京某小学班主任赵老师感觉有一丝无奈。他说:“其实家长不懂老师的心。老师最想要的是什么?很多家长没有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师节前夕,在他们学校门口贴上了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摘要,学生家长看着墙上最新颁布的《规范》,有点不知所措。有的互相打量着,好像在问该怎么办。校长也担心,一旦有家长“图谋不轨”,送礼之风会冲破《规范》。

赵老师无奈地说:“一些家长对老师存在很大的误解,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不希望家长用礼物破坏这种神圣。”

另一所中学的班主任蒋老师认为,学生家长送礼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非但不能表达尊重,反而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老师不是办事的‘工具’,送礼不是表达尊重的正确方式。其实,孩子们一句真诚的问候,或者亲手制作的卡片都能让我们非常感动,某些家长把这么温馨的节日搞得庸俗化了。这原本是教师和学生的节日,我不希望家长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进来。”

专家呼吁制止不良风气

对此,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卢勤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要送!”

卢勤说:“送礼的行为让孩子和老师都受到伤害。孩子还处在成长期,过早地接触这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非常不利。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全社会都应该树立尊重教师的风气。家长送给老师这些有价的礼物,如果老师收下,失去的将是无价的尊严。在孩子们面前,他们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我极力反对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我认为,在教师节,学生送一张贺卡就可以了。老师需要的不是礼物而是尊重。很多学生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要想杜绝这种现象,家长得转变思维方式,此外,舆论也应该多做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也有社会学家对老师提出了要求,“尊师应该重情不重礼,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广大教师加强自律。对于送礼的学生和没有送礼的学生,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辛明)

上篇:“城管揩油”事件背后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9/2008091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12/2825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