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揩油”事件背后
近日,媒体报道海口城管利用晚上从被扣车辆中抽油的事件。媒体评论说,城管这样做已经触犯了物权法。甚至有网友认为,可能是个别城管队员“偷油”去卖……“城管”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汽油哪去了?
海口市政府自2006年开始在市区禁止“三车”,“三车”指的是指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和参与营运的残疾人三轮车。
报道说,被扣的机动三轮车放在露天的“仓库”中,车子暂扣后,汽油被抽干,电瓶被取出。
“为了安全,我们必须放掉这些汽油。”陈言说,这些车辆都是露天存放的,如果不把汽油及时抽出,安全隐患将非常大。他们把汽油集中起来加到城管执法车的油箱里了。而取下的电瓶被统一编号,定期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取缔“三车”为何这么难?
据云一鸣介绍,自2006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发布《海口市三轮车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海口城管已经查扣“三车”两万多辆,但是马路上的“三车”非但没有减少,而且似乎是“越抓越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人尴尬的局面呢?
“主要是利益驱动,这里面有很大的市场。”
海口城市小,人口不多,但是公交却比较落后,出租车起步价多年来居高不下。而且,近年来,海口市先后“禁摩”、“禁电动车”,人们出行不是很方便。另外,海南岛地处热带,长夏无冬,骑自行车出行也令许多人视为畏途。.如此一来,方便、价廉,可以走街串巷的三轮车大受市民青睐。
城管向何处去?
有人说,城管是一只被“市容”拖累的狗。也有人说,城管是后娘养的,本来就“天生不足”。其实,这都不是城管的错,那究竟错在哪里,又是谁的错?
一位网民说,我们的城市容不得一点点“不洁”,而城市的管理者们则满足于“整齐划一”,这跟许多国家的城市管理理念不太一样。因此造成这样的局面,即城市的干净以市民的不方便为代价。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合法性”问题。有人说城管是事业单位,身份并非政府公务员,但是又在“执法”,有点不伦不类。而且,城管不是公安,遇到暴力抗法,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在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让警察接替城管进行城市管理,以解决城管队伍执法主体资格问题。(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