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民间“制造狂人”的喜与忧

2023年10月08日

飞机、坦克、潜艇、水陆两栖车、火车……这些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品。“小作坊”能够生产吗?分布各地为数众多的“制造狂人”们会给你肯定的答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民间发明家”的手中,“钢架+木条+铝皮”制作的“飞机”能够上天,三个浮筒拼接而成的“潜艇”能够下水……

“制造狂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近年来,各地民间制造飞机、坦克、潜艇……的热情似乎就没有消退过:武汉农民李玉明花费一年多的时间造了一艘潜艇“霞光五号”、沈阳农民张金铎用两个月自行设计“研发”了一辆“F1”,重庆江津普通市民彭冲历时5年,花费15万制造了一架水上飞机、重庆铜梁人陈孟尝用2年时间造了一艘飞艇、上海火车模型爱好者陆继民参照实际的蒸汽动力火车,花费10年时间制作了一辆可载十余人的小火车…

飞碟、飞机、飞艇、坦克、水陆两栖车、潜艇……这是各地为数众多的“制造狂人”制造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用“上天入地”遍地开花的说法似乎并不为过,“制造狂人”们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投入相当的时间和金钱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惊世之作”,原本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高科技壁垒”也被他们一一“突破”。

民间制造摆不脱的“草根困境”

虽然各种各样的制成品被不断“制造狂人”制造出来,但批评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只为制造的一个‘大玩具’,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评价?这些‘发明’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明,能申请专利吗?这些作坊里制造出来的‘成果’安全性如何保障?如果引起安全事故应该如何处理?……”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5年花费15万,这就是彭冲制造水上飞机的成本,30岁的他至今还没有任何存款和属于自己的住房。而王宏君的水陆两栖车也是历时10年,花销也不小。

时间和金钱可能还是私人的事,但安全性绝对是公共问题了。有专家就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民间制造的“成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专家就建议应该规范“制造狂人”的行为,设立安全评估等相关机制,纳入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监管网络中。

草根制造路在何方?

关于草根制造的话题,曾在网络和媒体上引发激烈的争论。重庆市发明协会副秘书长潭刚强向记者表示,民间制造的行为应该防止走极端,要量力而为,毕竟像私人造飞机潜艇这样的所谓“制造”,商业化的前景非常渺茫,而各项成本投入又很大。,像飞机、飞艇、潜艇这样的‘大物件’商业化前景基本为零,想要靠此发财的人还是尽早收手。”但应该承认的是,国家科技创造的主力还是专业企业和研发机构,而不是业余的个体群众。潭刚强认为“制造狂人”的行为还是大多是“玩票”的性质,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培训。

(李松 钱宇)

上篇:杭州万科动了谁的奶酪?
下篇:存假钞却取真币八万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9/2008091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19/2827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