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2023年10月08日

面对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众多企业决策者已经认识到:没有文化的企业尽管可以红火一时,但却逃不脱短命的下场,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企业文化的力量,应当不断激励人们的“心智模式”,把潜在的智慧开发出来,产生一种推动力——创新的推动力。

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卓越的企业文化,就在于能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而且这种创新,不是一次、两次创新;而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是企业家、专家少数人创新,而是全员创新。这样,企业才能有长盛不衰的活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又会持续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成为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重要思想的保障,成为全面创新的思想理念基础,成为企业活力的不尽源泉。

纵观中外企业成败的案例,中国的短命企业比国外多得多,原因何在呢?这里面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创新。正是由干创新,最终使企业家功成名就,一旦放弃创新,企业家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作为企业家的灵魂。不敢跨越雷地,忽视新的变革,最终导致灭亡。因此,一个企业要想逃过灭亡,唯一的出路就是培植自己独特企业文化,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全面创新,创造企业全面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为企业的长寿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源泉。

一个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不能没有凝聚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价值观具体到一个企业,它都很实在地起着重要作用——产品的优劣由质量决定,质量的高低由员工的水平决定,员工的水平由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决定。而全体员工责任心的强弱又是和他们的境界、胸怀、品质、追求分不开的。对此,老板的威严不起作用,靠单纯的奖惩制度也是无法提升,不能变为自觉的,更是不能持续的。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所谓凝聚力,就是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一个企业找到了、确立了赋予自己独特精神个性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企业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才真正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底蕴。

追求企业文化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社会竞争等外部环境的要求,而且是现代型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建设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理念。硬道理“实”,软理念“虚”,因而我们普遍忽视软理念。现代企业的发展实践说明,软理念与硬道理互为发展条件。这个年代企业靠什么打天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没有眼光、没有品位、没有格调、没有个性、没有信息、没有前瞻性——一句话,没有文化,就没有研发能力,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就没有企业发展的立足之地。因而,对一个要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企业而言,不仅要提升全体企业家的文化素质,而且要提升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

同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要获得强于其他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许多著名的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企业文化层——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不讲诚信、不遵守市场规则的企业,是永远没有生存的机会和希望的。一个缺少自己文化理念的企业,没有团队精神的培育,没有共同价值观的锻造,就是用极高的价格挖来著名企业里的人才,也挖不来著名企业的文化理念,挖不来著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丹尼尔·贝尔所说:“最终为经济提供方向的并不是价格体系,而是经济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的创新魅力无穷。我们企业家要打造中国企业的百年老店,切莫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作茧自缚,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前进,建塑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这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封俊)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1/2008111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1/18/2836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