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航天科技六院7103厂退休干部王文质老人,能歌善舞,乐于助人,其剪纸艺术更是远近有名。他从10岁起,在北京蓟州师从北京民间艺人耿家帮,爱上剪纸艺术。他一直把对生活的爱全部倾注在一把剪刀上,创作了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其1994年至1996年间的处女作《红光沟创业组歌》36幅剪纸作品,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航天六院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其《故乡情》13幅剪纸作品,被陕西省委统战部推荐到香港,参加了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大型艺术展览,受到好评。
今年11月,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王文质老人与人合作,由长安老年大学出资,印制了一本2009年剪纸版画艺术挂历,深受读者欢迎,一次出版2200份,很快便被读者一抢而光。这本《老年人文化乐园》的剪纸版画艺术挂历,共有13幅画面,其中“龙腾盛世”、“唐僧二次取真经”、“神箭作笔绘蓝天”、“重游故里赛江南”四幅画面设计、剪纸均由王文质老人独立完成,其余七幅画面,则由他设计,由其任教的长安老年大学学生——70岁左右的老人们剪纸合成。王文质老人如数家珍般给笔者讲述了13幅画面的创意,封面这幅“龙腾盛世”,上方两位民间艺人舞着“国泰民安”龙,下方两位农民划着欢天喜地庆丰年旱船,旱船旁边是喜鹊登梅的画面,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寓意;“共建和谐”画面表现的是2007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农民家过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欢乐时的情景。总书记和蔼、慈祥的面庞与红梅、灯笼相映成趣,反映了国家领导人与普通群众共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画卷。看着这一幅幅耐人寻味、形象逼真、感人肺腑的画面,使人陶醉在伟大祖国母亲改革开放30年的美满幸福生活之中。
为创作这些剪纸作品,王文质老人从1997年就开始构思,利用闲暇时间到周边农村民间采风,详细了解了村民家中的生活等情况,西安市长安区的45个乡镇,他已跑过了23个,寻访了不少民间艺人、书画摄影艺术家、泥塑专家,翻阅了家中的数百本美术资料。要把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条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和人们心中的喜悦心情反映在一张纸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他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画过无数张创意草图。
1994年王文质老人加入了陕西省老年书画家学会,任理事,三年后,被选为省老年书画学会长安分会会长。他曾连续5年获得陕西省“老年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西安市授予“老有所为精英老人”称号。他的剪纸名气越来越大,但他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所做的好事却鲜为人知。他一次给35位新婚夫妇剪纸布置新房分文不取,且不吃请;他常年辅导别人剪纸,搭上自己的不少费用,却从来不求报答。他说:“我要把今后的业余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让自己和更多的人们用手中的剪刀,剪出生活的喜与乐,剪出人民群众对党、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情与爱。” 秦东风/文 李云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