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猜想主席台前的空座位

2023年10月08日

[西安] 赵君东

身在机关,大大小小的会开过无数,台上台下都坐过,颠前跑后引座奉茶的事也没少干。忽有一次正开着会,台上人讲些什么一句未听,却神游方外地对着主席台前空着的一大片座位犯了琢磨。

为什么?

印象中似乎除了会前已排定姓名和座次的会议之外,只要还有空座位,一般总是空在主席台前。因为走进会议室的人,如果不是庄严矜持地走向主席台上,就总是先尽着主席台下的后排座位就坐,而将显著的位置留给别人。

这是一种谦让的姿态吗?恐怕未必。

有一个反差强烈的场合可作为对比。记得以前在村里的戏楼看戏,开演前几个钟头便有人夹着板凳去台口占座位——离台口越近越好,以便看得更清,听得更真。戏开演了,后面的人还在想方设法地往前挤,经常弄得秩序大乱,戏都唱不下去。于是,专门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长竹竿,站在台口前照着观众们密密麻麻的脑袋劈头盖脸打去;更有猛人干脆从台上跳进台下的人海中,手舞竹竿,踩着无数头颅和肩膀,一边前行一边弹压,把人群往后赶。

会议上却常常做着相反的事。

主持人先是好言相劝:“会议马上要开始了,请后面的同志往前排坐。”后面的人也很客气:“行啦行啦,听得见,听得见。”如此屡次三番,主持人不由有点生气,词色中也含了几分严厉:“后面几排一律不许坐人,都往前面坐!”还不奏效的话,会议组织者便使出最后一招,出动工作人员(相当于武警),将后排的人生拉活拽地架到前排补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有想法的人表现则大不相同——他会主动坐在前排,谦恭地听,认真地记,热烈地鼓掌,暗暗地期望。

奇怪呀奇怪,难道前几排的座位上都种着仙人球,座位下都挖着陷马坑?拟或台上的领导们都得了传染病,大家尽量离远点以防传染?可是也不对呀,其他场合见到领导时不都笑得一朵花似的,怎么一到会场就变了嘴脸?领导作重要讲话时面对着一排排空座位,难道叫领导讲给桌子板凳去听?这不明摆着难堪领导吗?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搜索枯肠,并学问于诸人,遂有以下猜想:

甲、会议内容无关疼痒。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要紧的事不开会。因为是小事,领导也是应付差使,照本宣科传达上级文件,敷衍了事读读秘书文章,没话找话最后强调几点,直听得人昏昏欲睡,又怕领导看见了不雅,于是乎干脆远离了领导眼皮,坐远点以利出神打盹。

乙、利于放风。据我所知,一听开会就头大的人不在少数,热中此道的人恐怕只能去主席台上找寻了。会议开始半个钟头后,有人已是浑身别扭,如坐针毡,不管有尿没尿,无论如何也得去趟卫生间了,要不就躲在会场外过把烟瘾。更有胆大之徒就此尿遁,溜之乎也一去不返。如此勾当自然是动静越小越好,最好不要引起会场的骚动和注意。于是,边缘座位就成了首选。

丙、保卫自己的尊严。会议室是最能体现上下尊卑关系的地方,相当于古代的金銮殿。在会议室里,谁是高高在上金口玉言的皇上,谁是环伺左右位列公卿的重臣,谁是推车引浆俯首趄行的草民,一目了然。做草民的在会议室里只长耳朵,不长嘴巴,纵使对上者所言有谔谔之意,也只能腹诽而已;又怕主席台上的唾沫星子溅在自己脸上,干脆就坐远点,只当是耳背听不见。有位伟人在“只知有秦,不知有汉”的时期就曾这么干过——那是伟人最闪光的个性时刻。

暂时想不出其他缘由。

上篇:拉二胡的修鞋匠
下篇:找老外合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2008123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2/31/2872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