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全民奥数缘何喊打十年不倒

2023年08月31日

3月,是学习奥数的小学生们的考试月:走美杯已于上周日考试,希望杯、华杯也将陆续开考。在社会各界的一片质疑声中,某培训机构甚至贴出喜报:1544名学员在2月发榜的迎春杯上获奖,卫冕北京市冠军。

在今年1月的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国务院参事沈梦培起草了《坚决反对用“奥数”选拔学生的议案》。不到半小时,该议案就得到了53名代表的联名附议。

奥数,为啥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就得先看看奥数究竟是个什么?”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态度鲜明,他曾组织数学教师对2005年以来的历届迎春杯试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奥数试题可分为两类,一是知识提前,如“鸡兔同笼”、“同行相遇”、“水池管子”等试题,孩子们上了初中,用一元一次方程立马可解;二是偏和怪,如一座铁路桥全长1200米,一列火车开过大桥需要75秒,火车开过路旁的电线杆只需15秒,那么火车全长是多少米?为什么要关心开过电线杆的时间?王晋堂和老师们得出的结论是:奥数根本不适合小学生学习。

2009年,世界著名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华访问时,就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竟难倒了这位数学界最高大奖菲尔茨奖的得主。他说自己从来没学过奥数,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他认为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杨乐在江苏参加了一个报告会,会上有个四年级孩子提问:因为上一所好中学要有奥数竞赛成绩,所以他和同学要上很多培训班,“奥数真的有用吗?”杨乐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定位本来是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但是现在许多奥数培训班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挺不正常。

一位律师说,奥数的异化是外界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完全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这和义务教育法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中国的孩子们太优秀了,即便是统一考试,估计很多人都能拿满分,这种情况下,奥数就起到了参考标准的作用,而且越搞越刁钻,越来越古怪。 (边吉)

上篇:住房限售并不比限购高明
下篇:土狗死后留“狗宝”价值50万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3/201103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3/11/0764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