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企业都自定工资,要让企业多掏钱给职工加工资又谈何容易?如今武汉一纸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让笔者看到了职工加工资的希望。
作为全国第一例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使45万名职工受益。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齐全、保护职工权益最具体的集体合同范本”,理由如下:
一是规范来自责任心。为了起草集体合同双方都做了不懈的努力。工会作为职工的代表,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先后深入走访了100家餐饮企业调查摸底,并完成了600份针对劳资双方的调查问卷。武汉市餐饮协会作为企业方的代表,则认真细致地做好企业主的工作。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周到扎实的准备,让双方谈有可谈,说有可说,于是达成共识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二是规范来自脚踏实地。签一份工资集体合同不难,难的是集体合同必须有真材实料。有的集体合同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合同内容,像这样的合同,签与不签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武汉市则不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餐饮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当地标准的130%,而且根据餐饮业的不同工种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标准来,这就真正发挥了工资集体合同“让工人涨工资”的作用。
武汉的经验表明,签订工资集体合同是一件“双赢”的事。企业待职工以德,职工回企业以情,劳资双方关系和谐,必然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今后,有这样的一支员工队伍,武汉的餐饮业能不红火吗?
(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