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紧密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阶段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创建工作,不断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努力打造西部第一企业的实践中创先进、争优秀。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示范基地、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陕西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完美融合,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和谐共进,企业步入了科学发展快车道。
黄陵矿业公司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着力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使班子引领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出思路”的工作目标,每年年初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提出明确要求,每月组织两次中心组学习,并通过理论研讨、观看影像资料、集中学习上级重大决策等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建立了学习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检查,年终进行考核,将学习情况作为年度各级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带领中层以上干部到国内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使班子成员的思路更加开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撰写专题党课教材和形势教育报告,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坚持学以致用,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和陕西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党委主要领导均在在省部级报刊发表党建理论和企业管理文章多篇。理论学习中,班子注重联系实际,在认真分析形势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11年初形成了黄陵矿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中心任务,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不断强化“四强”、“四优”创建,企业经营业绩显著提高。根据煤炭行业特点,结合党员岗位工作实际,该公司提出了“四围绕、四争先”,即:围绕安全发展主题,争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安全卫士;围绕五精管理示范基地建设,争当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标兵;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争当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围绕“三创六型”矿区建设,争当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和模范,达到“六个引领”,即:本质安全引领、规模效益引领、科技主导引领、循环经济引领、文化示范引领、富美和谐引领。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以“双述”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以三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生产煤炭1379万吨,销售商品煤1380万吨,完成铁路运量1277万吨,发电4.57亿度,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完成利润23亿元,上缴税费14亿元,提前49天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一号煤矿实现安全生产4周年,二号煤矿实现投产以来无重伤以上事故,创全省煤炭企业近年来安全生产最好成绩。今年1至5月份,公司生产煤炭567万吨,销售商品煤554万吨,完成铁路运输量500万吨,发电1.43亿度,完成利润10.16亿元,创造了安全生产煤炭3500多万吨无死亡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单位检查验收。
黄陵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兑现承诺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在干部任用,住房分配,招录职工子女等涉及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和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坚持民主决策,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近两年来,改造家属区旧楼24栋,开工建设职工住宅楼28栋;建成了包括职工食堂、购物超市在内的19层高标准职工公寓,让单身职工都住上了带独立卫生间的宿舍,使职工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对近年毕业的106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子女进行培训录用,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大力开展企地共建,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开工建设大型职工文体中心和矿山森林公园,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成了南河寨移民新村,让周边群众与矿区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黄陵矿业领导班子在普遍推行以人为本精细管理11项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具有黄陵矿业特色的“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形成了以打造本质安全诚信岗、质量标准规范岗、创新创效增值岗、学习成长成才岗和快乐和美文明岗的“五星员工”为目标的岗位管理文化。实现了全员安全管理、全员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职工自主管理的有机结合,让每个职工都成为各自岗位的“小老板”,为国有企业彻底消除薪酬分配大锅饭的弊端、真正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促进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黄陵矿业公司领导班子团结一心谋发展,务实高效抓创新,引领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一个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到2013年,公司将实现“三个突破”,即:产值突破200亿,利税突破50亿,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率先成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矿区和全国文明单位。 (杨建奇 王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