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执着换回了古城的清洁卫生,他们就是这个城市里的掏粪工。
6月底的西安酷暑难耐,午后气温更是高达三十六七度。记者走进西安市东厅门巷,张岁锁和他的十一人小队,正依次挑着铁皮粪桶,向巷外的一辆粪车走去。个个满头大汗,脚步稳健,浑身散发着大粪的味道。但凡他们经过,路人皆躲闪,捂着鼻子立刻逃跑,唯恐避之不及。据了解,现存的这些掏粪工是当初农务社成员,1982年西安市卫生部门接管以来,他们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掏粪工作至今。十年前,人们认为掏粪工三年就会消失,可如今他们依然存在,仅城西所尚有掏粪工46名,负责着二环以内一千多座旱厕。
本报记者 郭玉军 实习生 岳帅 摄影报道
汗水浸湿了头发和衣裳
忍受着脏和臭换来市民的清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