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王若飞家庭藏书札捐赠国图

2023年08月31日

“王若飞家藏书札捐赠仪式”6月23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仪式上,王若飞之子王兴、儿媳张延忠将家藏多年的书信、照片、书籍等资料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王若飞家藏书札写于1945年至1946年间,大多是友人、家人、学生写给王若飞舅父黄齐生的书札,共计19通26叶,其中还有6张珍贵历史照片和路凯签名的《中国土地问题》。

黄齐生是中国教育界的先驱者、爱国民主人士。他将幼年丧父的王若飞抚育成才。舅甥俩在黑暗的旧中国,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而共同并肩战斗。1945年8月,王若飞随同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之后留在重庆与国民党继续接洽。1946年2月,国民党露出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制造了“校场口事件”。黄齐生受毛主席和延安各界人士委托到重庆慰问被国民党特务打伤的郭沫若、柳亚子等人。1946年4月8日,在从重庆飞赴延安途中,黄齐生与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人不幸遇难。

仪式现场,王兴、张延忠夫妇又捐赠了1920年在法国蒙达尼中学的中国学生注册资料,其中有李维汉、王若飞、李富春等留学法国的珍贵资料,还有在延安整风期间的珍贵照片16张。

捐赠书札中有1945年11月15日王若飞妻子李培之写给黄齐生外孙李光绳的信。1945年10月,李培之带着儿子王兴(信中的“毛毛”)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干部审查工作。此信描写了沿途和刚到重庆时的一些家庭生活趣闻。信中,毛毛一心想着回延安,“有时说愿意一个人和周伯伯(周恩来)回杨家岭”,读来十分有趣。

此外还有林伯渠、谢觉哉、王明等人写给黄齐生的信件。其中,林伯渠在信中提到他曾送给黄齐生《延安府志》、《保安县志》,以备翻检延安的历史故事。黄齐生对这批信件尤为珍视,不仅将其粘贴成册,还加钤“石公”、“黄印鲁连”等收藏印章。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这些书札对于研究共产党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薛骁)

上篇:热捧影视同期书是“暴饮暴食”
下篇:张爱玲遗作引审美疲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7/201107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7/08/0794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