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肉价“过山车”凸显机制缺陷

2023年08月31日

猪肉价格近年好似“过山车”一般不停刺激着公众的神经,时而一“飞”冲天,时而跌至冰点,而且总是冲不出“魔咒”怪圈,两三年必一个轮回。在过去的15年中,猪肉价至少有5轮暴涨暴跌。但印象中,像这一轮涨价这样持续时间之长,牵动面之广却也罕见。有媒体甚至打出了“猪肉通胀”的新名词。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创新高通胀指数中,肉价是“贡献率”最高的罪魁祸首。连国际舆论也开始“国观”中国的肉价,称猪肉是推高物价的“第一杀手”。好事者更由此担心中国经济遇到大麻烦。

或有人说,猪肉价涨就涨,不吃或少吃就是了。随着肉价不断攀新高,许多菜市场肉档购买者渐稀,也确实体现出市场“价格调节”的冷酷一面。但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其中九成多人以猪肉为传统肉食的国度,要以改变民众膳食结构来应变物价环境,遭人唾骂是必然的。何况,“食有肉”,也是“小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参照指标。因而,猪肉决定着“菜篮子”和饭桌子的丰俭度,并进而“绑架”物价指数,也便不足为奇。

对于猪肉生产及供应,历届政府可谓颇费心机。从补贴种猪仔猪生产,扶持养殖户,再到投资建标准化养殖基地,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不少,效果也不能说不显著,但肉价却总是上蹿下跳,在“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的怪圈中流连循环。

说到底,要摆脱多年来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急起来,层层压指标,蜂拥而上,风头过后,又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该从历次猪肉价格大变动中,汲取教训,理顺生猪养殖的上下游市场逻辑关系。从种源技术研发、市场信息到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保障机制。

从更根本上讲,此次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实为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一表征。调节猪肉价格,恐非可以单就猪肉问题就事论事了。 (阅尽)

上篇:保障房连曝质量问题
下篇:谁纵容假“洋货”泛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7/2011071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7/15/0796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