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1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 广告 高铁“新手上路”最需磨合服务 保障房连曝质量问题 肉价“过山车”凸显机制缺陷 谁纵容假“洋货”泛滥 练硬功 当尖子 图说天下 稀缺的加班费抗诉胜利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
01

谁纵容假“洋货”泛滥

近日,达芬奇家居号称“意大利原产”却被曝产于国内,“洋奶粉”施恩、澳优却仅在国内有售,“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和“意大利时装品牌”卡尔丹顿也是国产货……仰仗洋品牌标注超高价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原因何在?

首先要谴责的,当然是挂羊头卖狗肉之徒。所谓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竞争的高级形态,品牌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策略和依托。透视林林总总的假洋品牌,贴上洋标签,打出“原装进口”,身价就可以几倍十几倍地增值,普普通通的一个挎包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标榜身份的奢侈品。这样的企业故意混淆视听,浑水摸鱼,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至少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杖,理应受到谴责和惩处。

其次是监管方面的空白,让一些厂商能堂而皇之地打“擦边球”,逃避监管。消费者仅凭肉眼并不能看出达芬奇家具的原产地、用料、工艺,更难判断其真实品质。正是监管的漏洞才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其实,假洋货泛滥的根子还在于公众普遍存在的崇洋消费心态。“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洋货贵有贵的道理”、“价廉物美的是低档货”……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消费心理,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不断膨胀,对国外市场知之甚少却盲目追求所谓的欧陆风情,奢华享受,往往是自己当了“冤大头”还趾高气扬。

(林丽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