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17日法制日报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环卫工人朱艳英,在工作中被一辆农用三轮车撞倒身亡。事情发生一月有余,因善后问题尚未解决,朱艳英的遗体仍停放在殡仪馆内。据银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银川市共有11名环卫工人在作业中因发生交通事故意外死亡,30人不同程度受伤。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这是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不管春夏秋冬,也不管风吹雨打,更不论平时和节假日,环卫工人总是为人们创造和谐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而不断努力工作着,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整个城市的优美,堪称“城市美容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逐渐增多,这给每天在马路上作业的环卫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交通事故造成环卫工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每天早晨5时至8时、晚上7时至9时是人体脑电波最弱的时期,是事故高发的时间段,而这两段时间正好是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尤其是4时至6时,更是被环卫工人称为“黑色两小时”。
环卫工的工作属于低收入,高风险一类,他们是社会上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工作时间,容易出现交通人身伤亡事故。一个银川市,近5年共有11名环卫工人在作业中因发生交通事故意外死亡,30人不同程度受伤,若是全国呢?环卫工的死伤数据恐怕更令人震惊!关爱环卫工的生存状况,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不要让更多的悲剧重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普通劳动者尤其是那些苦脏累岗位上的劳动者是否能够得到普遍尊重,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方面,我们的社会还是存在缺憾的。政府部门也好,工会组织也好,都要一如既往的将这一困难群体的事情办好、做实,不断丰富帮扶内容,让环卫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