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领导在榆阳区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考察
榆阳区驼峰路街道工会联合会
榆阳区驼峰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位于榆林城区东郊,所辖面积14.5平方公里,下设八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030人,全办共有干部110名,居民组长68名。辖区共有机关事业单位32个,个体工商户1259户。社区服务方面有医疗服务点24个,中老年活动中心26个。基层工会组织从2009年的6家升至今天的49家,其中5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49家,已建会49家,入会率达100%。目前,工会组织已覆盖企业47家,成立社区工会联合会2家,共有会员943名,切实扩大了覆盖面,工会工作模式得到了上级工会的肯定,成效明显。2010年连续荣获“榆阳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和“榆阳区工会创新工作先进集体”两项奖牌。
积极开展帮扶救助献爱心活动,定期走访困难职工,同时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受到了困难职工的好评。
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并坚持工作经常化、制度化。2010年11月,桃源路社区成立工会联合会,同时设立了社区“农民工就业服务站”,为失业、返乡农民工搭建起就业平台。2011年初,发放宣传资料一万多份,积极帮助农民工、下岗人员提供相关就业援助服务,并及时与街道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造册登记,截至今年11月底,已采集150家用工单位的信息,其中家政服务公司3家,求职登记的农民工达432人,经社区介绍,已有351名农民工就业。
今年6月,金阳社区成立工会联合会,设立了单独的工会办公场所,各类组织机构、制度健全,挂牌上墙,配备了专职的工会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还建成了社区“职工书屋”,现有书架14个,图书8万册,社区局域网、电子读书室正在建立当中。
为了进一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娱乐活动,他们成立了金阳社区工会联合会秧歌队,定时定点开展各类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把社区文体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王仲岚)
绥德县满堂川乡工会联合会
满堂川乡位于绥德县域中心,距绥德县城17公里,全乡总土地面积162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7824户23497人。与名州镇、义合镇等8个乡镇毗邻接壤,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横穿而过,是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
2010年8月,满堂川乡工会委员会过渡为满堂川乡工会联合会,现有专职工会联合会主席1名,副主席1名,委员3名,同时成立并配备“三委会”班子成员。近年来,他们创新载体,发挥职能,形成了组织体系完善、工会制度健全、维权机制落实、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局面。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近年来,乡党委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党务干部、工会干部抓落实,通过联合建、单独建等形式,深入基层站所、农村和企业分别建立工会组织,逐步完善了会员代表大会、职代会等制度。目前,建立村级工会48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会3个,企业工会2个,工会会员2724人,其中农民工会员2609人。
兴建阵地,强化培训。去年以来,新建和改造村级群众活动场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3个,新建阅览室40个,篮球场3个,配备健身器材24套,购置投影仪48台,电视机48台。同时,把职工和农民工教育工作纳入全镇党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广泛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共举办农民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达2740人,实现有序劳务输出2110人。定期组织群众观看实用技术电视讲座,组织电影队放电影96场次。
突出维权,严格履职。一是投资3万元利用集市、庙会、大型活动等大力宣传《工会法》、《劳动法》等与农民朋友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发放《农民工维权口袋书》4530册。大大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维权意识。二是严格履行工会“三项承诺”制度。即: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困难群众帮扶制度、维权案件必查制度。共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合同2份,看望慰问困难职工群众20户,发放救助物资7200元,为3户困难农民工家庭申报办理了大学生“金秋助学”补助金3000元。认真解决了广大困难职工(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充分发挥了工会帮扶救助作用。 (刘春平 杨小伟)
每到一处各个区县总工会主席总是仔细认真查看各种资料取长补短
互检团在清涧县宏祥公司察看职工工作环境
榆林市三丰油脂有限公司工会
榆林市三丰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黄豆食用油为主的民营企业,位于子洲县苗家坪镇工业园区。公司创建于1999年,2006年成立工会,目前工会组织机构人员17人,工会会员已达171人。工会工作按照工会工作章程有声有色地开展。
开展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每年进行一次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评出3——5名优胜者进行奖励、戴红花。每次评比奖励以后,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的生产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
为职工活跃文艺生活创造条件。吹、拉、弹、奏等各种乐器以及投影仪、放像机、电视机、扩音机等设备齐全。充分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充分展现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爱好和才艺。在“七一”和“元旦”期间组织了文艺队和演唱团,为公司职工和苗家坪镇的广大群众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职工的高度评价。
学习培训及图书室齐全。有藏书量为3200多册的图书室一个,并配放两台联网电脑,报章杂志一应俱全。大会议室、中会议室、小会议室各一个。为职工读书、学习和技能培训提供了方便条件。公司的学习培训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公司每周集体学习培训两次,空闲时间书屋自由阅读。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创造了良好环境。
扶贫济困急人所急。几年来,先后为本公司的5名困难职工发放扶困资金6000元。在“金秋助学”活动中,为35名特困大学生每年资助11000元。每年为500户特困户提供帮扶卡,特困户可持卡享受公司特价供给的油品和免费提供大豆良种,一年帮扶7000余元。还为苗家坪中心小学、子洲四中的教职工上下班提供免费车辆接送服务,每年资助费用约18000元左右。
扶村建设工程。先后为双湖峪镇张家墕村135户解决了人畜饮水及农业用水,并为该村改良苹果品种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援。为苗家坪镇蔡家沟村投资6万元架设了钢丝桥,解决了该村多年出行难问题。为苗家坪镇南丰寨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200立方米的蓄水窖,并免费抽供人畜饮用水。还为榆林市11个县参加的子洲“三丰杯”门球邀请赛捐赠三万元。 (薛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