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三年级学生侯语是个爱美的女孩,乌黑的头发配上漂亮的发夹,眼睛总是随着老师的指点,透着点点灵气。侯语的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家里仅有爷爷奶奶,上学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在镇上的寄宿制学校后,她吃、住都在学校,也不需要交任何费用。
2001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蓝田县金山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寄宿制学校。投资800余万的学校共有学生692人,教职工52人。
“没有新建这所学校之前,教室和办公室很多都是土房,逢天阴下雨就漏水,也没有个像样的食堂,条件很是艰苦。”副校长李楠说,“现在我们的食堂干净卫生,能同时容纳500多人就餐,国家每年还给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的生活补助,宿舍的床单、被罩等生活用品也是学校统一配备,冬天还供有暖气。”
在每个宿舍的门上,都贴着一张登有学生姓名、家长电话、家庭住址的详细表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应的“爱心老师”。
漂亮的教学楼,舒适的生活环境,爱心充盈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智力和潜能在老师和集体的关怀下不断激发。 李晓红 文/图
爱心老师在带领小朋友们跳舞
侯语在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