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耐心、诚心”简称“三心”提出这个概念的钱磊是一名80后公交司机,现任公交六公司六车队驾驶员的他,还是陕西省旅游公交专线的一名高星级的驾驶员。
钱磊毕业于公交技校,2000年他由于成绩突出,被分配到了西安市公交第七公司旅游线路从事乘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2003年正式成为了公交六公司一名驾驶员。
细算下来,钱磊进入公交公司工作十余年了,在工作中,他处处留心、勤学好问。他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三心”服务法:即对待乘客“热心”、“耐心”、和“诚心”。
“公交行业是一个服务大众、服务市民的形象窗口,每天面对的乘客都是各种各样的,只有做到将心比心,公交工作才能做到推陈出新,才能使公交服务工作与众不同。”钱磊说,日常生活中,对待每一位乘客都要一样的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乘客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钱磊说,记得有一回,他们支援市内线路,遇到了两名外地乘客,因为对西安的旅游景点不是太熟悉,便向他咨询,当钱磊问清了那两名外地乘客在西安停留的时间和住址后,就帮他们制订了一个简单的旅游计划,并且告诉游客乘车的时间、地点。这对钱磊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那两位乘客却很感动。
事后,两位外地游客还特意记下了钱磊工作的车牌号,并专程拨打公交服务热线表扬了钱磊。
钱磊称,通过这件事情,他感触很深。他认为,做好服务工作并不需要多么经天动地的壮举,其实,一个微笑,一份关怀,一样可以带来赞美与感动。
在钱磊看来,公交驾驶员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既枯燥乏味同时又伴随着恼人的不定时“交堵”,这正是磨炼每一位公交驾驶员耐性、韧劲的好机会。他认为“乐趣”决定一切,只有对公交事业充满了乐趣,才会令枯燥的工作感到“兴趣”。
2011年底的一天,收车以后,钱磊在例行安全检查时,他在车上发现了一部单反数码相机,凭借里边的照片,钱磊断定这是一位外国友人的物品。但钱磊当时并没有记清那位外国人的去向,只是模糊的记得下车时,那位外国友人问钱磊酒店的方向好象是五路口附近。
钱磊心想,那名外国人不会讲中文,他肯定不好找到他曾经坐过的车。于是钱磊在下班以后,背着相机走了足足有七八家酒店,经过几十名服务人员仔细地辨认相机里的照片,终于在五路口附近的酒店里找到了线索,但那位外国人不在,于是,钱磊便留下了一张纸条放在了酒店的前台。
第二天,当外国游客带着翻译找到钱磊时,一个激动的拥抱让他猝不及防。
原来,这名游客来中国旅游,已经去过了北京、太原等十余个城市,西安是他的最后一站,在中国旅游所有的美好记忆都贮存在了这部数码相机里,里边的照片要比相机的价值高百倍。
这就是钱磊,通过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他的“三心”服务法,让普通的岗位一样有不普通的乐趣。也正像他所说,只有不断的寻找乐趣并且去发现乐趣,工作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才会更加具有意义。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