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理疏导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中的重要意义。心理疏导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通过解释、说明、同情和相互间的理解,来影响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达到消解其不良心理障碍、提高认同感、增进团队和谐与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的目的。当前,由于社会转型、机制转换、利益调整和岗位竞争等原因,职工心理、情绪时常处于波动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此,在多措并举的基础上,以心理疏导方式开展职工思想工作,使思想工作更加契合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人际交往潮流、丰富人文关怀内涵、提高科学化水平和效果等,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正视问题,提高心理疏导针对性。“针对性”是开展心理疏导,做好思想工作的关键。当前,导致职工心理、情绪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大多与经济社会中深层次的问题和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职工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利益诉求等有关。如:经济收入较低带来的人前自卑感、难以承受物价上涨、尤其是教育、住房、医疗等支出导致的生存压力感、对社会财富差距拉大和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的不满、焦虑感等等。当个人分析、认识问题和自我排解能力不能使他走出这种“心理纠结”时,空虚、忧虑、孤独、烦躁、猜疑、提防、妒忌、甚至仇恨等等心理现象便会产生,不仅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心理疏导必须针对对方的具体问题,以准确、亲切、鲜明、生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平等、真诚、耐心、全面、辨证地做好分析、解释、说明和引导工作,化解其烦恼,消除其疑虑,减轻其压力,增强其信心,真正体现思想工作释疑解惑、温暖人心、促进和谐、服务发展的崇高价值。
三、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工作中应遵循的一般方法。结合企业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开展心理疏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正面引导法:思想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引导职工全面认识社会,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既看眼前更看长远;对待生活中的暂时困难,既要重视它,更要藐视它,既要有战胜的信心,还要有具体的办法;对于理想追求,既要有明确目标,还要做好科学规划,一步一步去实现。引导职工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对待社会与生活。
2、沟通交流法:针对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组织职工开展大讨论,通过集思广益,以理服人。思想工作者要耐心地听取不同意见,善于在观念交流中发现积极因素并有效倡导,使其如春风化雨入脑入心,改变对方心智。
3、缓冲减压法:要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精神,允许有心理情绪的职工充分发表意见,释放内心郁结,之后再情理结合,厘清是非,引其趋利避害。对工作压力大的,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使其能积极面对,同时还要创造条件,改善其工作环境。对有一技之长的职工,要尽量为其施展才华搭建岗位平台,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4、人文关怀法:就是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还要关心人,关心人的正当利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管理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尊重、理解职工,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为前提;要关心职工生活,及时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5、活跃生活法: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能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思想工作者要经常组织一些能满足职工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使职工情操得到陶冶,境界得到提升,情绪得到调整,压力得到释放。
最后,通过各级管理人员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心理对待社会与生活的表率示范等,也是当前消除职工一些偏见、疑虑和情绪,增强其生活信心,以良好状态投入本职工作的好方法。 (顾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