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青平川采油厂在企业管理上采取“六化”措施,使企业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按照油田公司“四定”管理要求,认真落实定岗、定编、定员、定责工作,合理调剂岗位冗缺。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劳务派遣工作,全年调出正式工81名,对206名临时工全部纳入劳务派遣序列。组织职工参加公司培训89人次,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认真做好职工“五险二金”的参保缴纳工作。
成本管控精细化。进一步完善成本四级核算体系,定期召开成本运行分析会,成本管控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实施全方位财务监控,未预算未批准不执行,无计划无合同不结算,全年共申报预算169项,审批154项,核销15项。在泵油车驾驶员、修井工岗位试点推行量化考核管理,严格执行绩效工资制,调动了员工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泵油和修井两项生产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296万元,用于奖励员工58.62万元。严格控制燃料指标,采取内修竞争、外修招标竞价等办法,使成本管控较上年同期下降2000余万元。
物资采购规范化。按照“及时供应、出入平衡、保障有力、优质高效”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供应及后勤材料价格数据库,动态掌握市场价格,科学核定采购数量,合理降低材料库存,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建成了材料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仓储管理“四定位”工作,实现了材料物资的有序管理,为生产建设提供了保障。
后勤服务管理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的原则,投资340万元修建了刘家渠、康家村、党家沟、刘家疙瘩四所采油区队部;投资19万元对厂机关办公楼实施了点亮工程,美化亮化了机关环境;投资247万元购置了大轿车2辆、中轿车1辆、商务车1辆,切实解决了基层职工乘车难问题;投资30余万元对厂机关、生产基地和家属区供暖锅炉及管线进行了维修改造,保证了冬季供暖及生产生活需要。
油田信息化建设专业化。以公司油田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进程,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引进了工程造价、油水井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了覆盖各生产单位的企业专网,实现了数据稳定交换传输;开展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应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建立数字油田奠定了基础。
油区综合治理常态化。以严厉打击内外勾结盗贩原油和涉油团伙犯罪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春季严打和“百日会战”专项整治等活动。全年捣毁非法收油窝点4处,查获过境非法原油340余吨,查扣收缴盗贩原油车辆98台,公开销毁涉油违法车辆46台,配合公安机关办理涉油案件9件,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2人,有效打击了石油违法犯罪活动。 (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