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生产运行当尖兵
——兴化生产运行部工艺员王军
中等身材,皮肤略黑,笑起来憨憨的,乍看没什么特别的他,只要一提起自己的本行,立马神采飞扬,他就是兴化生产运行部的工艺员王军。
王军是从基层生产单位成长起来的,多年的工作实践,练就了他一双洞察生产工艺的“慧眼”。2002年,他还是合成车间的一名主操作,一次巡检中,王军发现二期合成电炉烧坏,但换电炉停车检修需要3天时间,此间,生产系统要改成单套运行。按照当时合成塔温度在280℃左右的实际情况,他大胆提出无电加热倒气的设想,经过技术部门当场论证,认为可行且可靠。此方案采取加大合成气放空量,废热锅炉气走近路的方法,将合成温度慢慢带起来,3个小时后,方案实施成功,合成完成倒气,为“双套”开启赢得了时间,企业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95年从兴平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兴化集团公司合成车间工作,历任化工操作工和化工班组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建设规范,连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先后3次荣获兴化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01年他自修了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函授班学习,2004年取得大专文凭和高级工资格证书,随后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被借调到兴化大化工建设指挥部,担任生产运行部工艺员,随着工作调整,他又参加了北京石油大学函授班学习,并取得了技师资格证书,这为他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排查事故,分析故障夯实了基础。
2010年,王军从合成车间调到兴化化工生产部工作,主要负责生产一线试开车工作。在兴化大化工开车的日子里,他摸爬滚打在生产一线,业务技能和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很快成为单位生产骨干。联系并组织各个车间管线及公共管线的吹扫,协调并协助各车间解决原始开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各车间一致好评。特别是在碱业初期开车中,由于氨氮超标环保不达标,王军深入碱厂生产现场,仔细排查工艺,发现真空泵排水存在问题,经过研究,他提出合理化建议,论证后实施,此工艺更改后,氨氮排放量大大减少,并且由于此技术改造使真空泵用脱盐水大大减少,每年为企业节省60多万元开支。
在大化工单体试车过程中,他和生产部一班人,想办法从老系统引入液氨管线到大化工试车现场,为合成阿特拉斯氨压缩机的开车创造了条件,也为下道工序试车争取了宝贵时间。试车期间,他每天坚守在生产现场,监护设备的运转情况,直到设备达到开车条件才休息。大化工处于原始开车阶段,他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吃住在现场,从循环水系统投用到空分空压机开车,送出合格的仪表空气,为大化工水汽锅炉的顺利开车赢得了时间。
2011年8月到10月,随着合成氨系统运行开车,他又受命负责碱业公司的公用管线吹扫、设备联动试车和合格产品产出。开车初期,由于生产不稳定,他坚守岗位解决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开车,哪怕是大半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连续作战几十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次,由于连续熬夜,他的声音沙哑,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见此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执意不从:“现在是碱业原始开车最关键的时候,我怎能离开!”
没有豪言壮语,王军靠自己的勤劳和朴实,谱写着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新篇章,他也因此被评为今年陕西省劳动模范。
(马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