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灞桥区总工会

用爱心点燃希望

2023年09月17日

“我现在能上学,要感谢区总工会的领导和丁叔叔,没有他们,我连学费都交不起。”阮良羞涩地抓了抓头发。阮良的父母是西安市灞桥区国棉六厂的职工,双双下岗。去年他以709分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可母亲是二级盲残,不能出门打工,父亲以收购旧家电为生,高额的学杂费让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难以承担。灞桥区总工会在了解此事后,立即上报上级工会,争取到5000元的助学资金,使阮良顺利入学。

“这个孩子很优秀,不能让他因为没钱上不起学,要把对他困难的帮扶常态化。”灞桥区总工会主席郑长福想到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帮助阮良,与西安市劳动模范、灞桥区红旗街道办五星村书记丁文联取得联系,由丁文联与阮良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资助学费5000元,直至毕业。

“像阮良这样的贫困家庭在灞桥区还有很多,要把困难帮扶工作常态化,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郑长福介绍道,灞桥区作为西安新城六区中的东部新城,是一个主要以农村为主的城乡结合部,在纺织城虽然大企业比较集中,但区属企业95%都是困难企业,下岗职工比较多,再加上近四五年以来,区内困难农民工也作为区工会帮扶工作的重点,困难帮扶工作的常态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区总工会都把困难帮扶工作主要放在双节送温暖上。2009年,此项工作才开始步入常态化。

平日里,区总工会通过企业系统(工业、商业、供销系统等)工会、街道总工会和浐河开发区工会了解基层的情况。“他们和企业、职工接触比较多,在发现困难职工、困难家庭时能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我们。”不管平日里工作再忙,郑长福在收到反馈信息后都第一时间带着慰问金下基层去复查,若情况属实,直接将慰问金交给困难职工。“深入一线,不仅能了解真实情况,还能给职工一些精神上的帮扶,工作能做得更扎实,取得的效果也更大。”

“困难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送去什么,按需帮扶。”2012年春节前夕,郑长福在走访困难农民工的时候,有一个人让他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名精神有些失常的职工,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被砸碎,眼看着就要过年,屋子里连个电视机都没有,“当时想着总得要让这家人过个像样的年,看上春节联欢晚会吧。”第二天,一台25寸的彩电、米、油等就送到了这名困难农民工的家中。

区总工会还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各级劳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让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与困难职工、家庭多对一或一对一结成对子,扩大帮扶的范围。

如今,灞桥区总工会的困难帮扶工作常态化已步入正轨,惠及越来越多的困难职工和家庭。对此,郑长福深感欣慰,“我们将继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更多真正困难的职工、农民工提供帮助,用我们的爱心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火,从而更好地生活下去。”

本报记者 杨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我们的“热心大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5/2012052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5/29/1650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