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汇报能看清职工的生活现状?不!必须走到一线去。”从三月开始,铜川市王益区总工会在全区开展“四个万”活动,如今工会的脚步已走过了上百家企业。在走访铜川市华信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时,区总工会主席刘玉梅说:“我们要保证职工的生活质量,首先要保证职工的工资收入。”
王益区是铜川市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它的丰富性同时预示着这里企业的多元化。王益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吴竟科说:“这里非公企业有1000多家,‘攻克非公’一直是工会工作的难题,要跟私企老板谈工资可费劲儿了。”为了让工作有条不紊,王益区总工会采取了“一、二、一”的工作模式,即区总机关工会机关干部年内下基层至少一个月,结交至少二个工人朋友,撰写至少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记者了解到,三个月来所有调研报告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最低工资标准不达标”。
“工资最低标准?不知道,现在就800多元一个月。”吴竟科在与王益区某浙商超市销售员接触时,销售员的回答几乎和大多非公企业职员的回答一样,极少数知道最低工资标准的,记忆还停留在2011年780元/月。据悉,2011年12月23号,省人社厅发布了关于调整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铜川作为二类城市,明确规定最低标准为910元/月。“对政策不清楚,大多职工工资赶不上物价涨幅,工会这个时候必须挺身而出,保护他们的权益。”吴竟科告诉记者,在工会积极帮助企业组建工会时,大多“钉子户”出于非公企业、个体户,他们必须在这次“保障职工最低工资”活动中,让他们心服口服。半个月对1000多家非公企业、个体户摸底排查,最终确定了10家企业未达标。掌握详尽情况后,王益区总工会联系王益区人社局,于五月底共同开展“最低工资标准大检查”。
大检查开展了15日,王益区总工会在该区人社局的帮助下,不但帮职工恢复了应有的工资待遇,还在此次活动中给他们在企业安了“娘家”。 本报记者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