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爱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根本在于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谓根本,就是主要的、重要的、基础的。可见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清晰、态度更加鲜明、工作更加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是一般工会组织的本质(基本)属性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具体讲工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掌握着政权,他们凭借这两样东西,剥削和压迫着工人,而工人为反对剥削和压迫,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斗争中,工人们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与资本家抗衡的力量。于是工人们联合起来,由单个工人的斗争发展为以集体组织的形式与资本家进行抗衡。这种把工人联合起来的组织就是工会,工会的产生,使工人们形成了一个阶级的力量。从工会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目的,是期望工会能够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利益。工会一经产生,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群众性。这是工会区别于政党、区别于其他群众组织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工会与其他国家工会的共性所在。
二、阶级性、群众性和政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工会的特殊本质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它产生起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工人阶级,组织革命运动乃至武装斗争的重要依靠力量,可以说,中国的工会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与西方国家工会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工人阶级的地位决定的,工会性质与国家政权性质密切相关,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政权下,工人阶级的地位不同,工会的性质也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并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中国工会作为领导阶级的群众组织,成为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中国工会的性质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而不是其他。在现代政治体系中,中国工会作为重要的政治社团,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工会必须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开展工作,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坚持中国工会的唯一性。这是中国工会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根本特点,是中国工会的政治优势,它决定了中国工会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要求从事工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素质。
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工会社会主义性质在思想上应秉持的理念
1、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国土产生的工会,其性质、职能、体制都与西方国家工会有根本性的不同,必须本土化。因此,要把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出举措的基本准则。始终走自己的路,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工会的发展模式。对于这一点,工会干部必须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
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对工会的最基本要求。但我们强调的维权,与西方工会的维权在理念和方式上是不同的。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真正解决维权思路问题,通过有效的维护,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3、我们强调的维护是“两个维护”的统一,因此,要准确把握工会的定位,在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把工会工作放到总体布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就企业而言,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处理好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把握两者利益的平衡点中实现双赢。
4、我们应该对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坚持通过协商、协调、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矛盾,而不能采取西方工会激烈对抗的方式,这是从广大职工群众长远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考虑的正确选择。
(作者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结束语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全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总工会把今年6月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主题宣传月”,全省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为了加大此项工会工作主题的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本报精心策划,提早安排,4月10日、11日、12日就连续刊发了陈一民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和思考》(上、中、下)三篇文章,随后又在6月8日、19日、22日、27日推出四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主题宣传月”大家谈系列专版,与此同时,在第三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主题宣传月”大家谈专栏,约请广大工会干部、理论专家、一线职工撰稿,共计刊发记者访谈、理论文章等50余篇,形成了重点推进、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刊登白爱菊的这篇文章后,大家谈专栏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本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宣传报道仍将深入进行下去,从而大力推动全省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