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结束后,吴景彪挥洒起了英雄泪,面对镜头时一再鞠躬道歉,连称对不起国家和举重队。此情此景,也不由得让所有人为之触动。
在吴景彪的举重生涯里,布满了艰辛。在他刚开始练举重时,曾被质疑不是那块料,但他却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吴景彪站在奥运赛场上,已经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在距离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只有咫尺之遥时,吴景彪被种种期待和压力压垮。他的实力毋庸置疑,没能拿到奥运金牌,他比任何人都要痛苦。
长时间以来,我们过多强调金牌意识,仿佛银牌和铜牌没有价值。李宁在兵败汉城时,曾遭遇到成捆的指责信件。刘翔在北京因伤退赛时,也曾被民众斥责为“刘跑跑”。长时间,无论是运动员、媒体还是民众,对金牌都存在着一种过于狂热的追捧。在参加奥运初期,在中国被讥讽为“东亚病夫”的岁月里,对金牌的追求,是激励民族自尊心的良药。但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在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大型赛事里金牌如麻,甚至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过往的金牌理念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在美国,人们更看重的是奖牌榜。当北京奥运,中国金牌数超过美国时,美国仍认为自己最成功时,曾引起了国人的费解。很多时候,银牌、铜牌距离金牌之间的差距并不悬殊,所差的或许只是一点点运气。距离顶峰一步之遥的他们,仍然是可敬可爱的。金牌,是衡量体育运动的重要标准,但绝非是唯一标准。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当美国篮球梦之队失败时,他们仍能够微笑面对,这应给我们带来启示。
吴景彪拼搏过、努力过,他在场上拼上了最后的力气。结果很遗憾,他的心情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对于绝大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毕生所拼搏的目标。在梦想即将达成之际,却突然破碎,这对运动员来说是残酷的。但竞技体育并非只有金牌,吴景彪没有拿到金牌,在他付出了几年艰辛努力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对他给予理解和支持。吴景彪,失金牌亦英雄!
(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