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汶川行

2023年09月16日

文/张翟西滨

汶川大地震令国人揪心,世人关注。而几年后的灾区又会是什么模样呢?的确,牵肠挂肚,心绪难平。一路,透过车窗,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道弯弯,坡陡路险,沿途随处可见大片的山体裸露在外,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早已不见踪影,偶尔会发现“5·12传统民房遗迹”和“5·12地震遗址”的警示牌,竖立于半山腰或岷江两岸,不时提醒着过往的路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8级强震的大劫难,14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凋零,财产损失惨重;赶百余公里山路,中午时分,到达川西北茂县灾区,小憩中,我遇到一位买枇杷的中年男子,他告诉我,强震使他的三位亲人故去,是被山体塌方将正在行进中的车辆一同挤入岷江之中,我溢于言表,只有悲情写在他的脸颊;从茂县到汶川,有40余公里山路,全在盘山路和川道中穿行,下午两点多到达令人魂牵梦绕的汶川县,这是夏王朝“大禹治水”的故乡,是5·12大地震震中(源),该县城坐落于两山夹缝之中,岷江穿城而过,江中两边属新建的县城,凡灾区新建建筑,均为各地对口援建项目。据统计,整个灾区,全国20个省市对口援建项目高达3000余个,资金达500亿元,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这里的民众“饮水思源”,家家户户的房顶、楼宇皆插有鲜艳的国旗,随风飘舞,十分夺目,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整个街区南北走向,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丝毫看不出一场浩劫的疮痍,店铺林立,装饰一新,古朴典雅,新颖别致,羌、藏、汉等各族人民正常生活、逛街购物,人来车往,尽显繁华,我有心向路边守店的业主打问震后几年的变化和强震带给人们的痛苦记忆,左思右想,还是欲问不能,欲言又止,真不想、亦不愿有意识撞开人们这个不愿提及的话题和伤痛,免得人们鄙视、生怨。我只是睁大双目,尽可能凭视觉和感官来观察这里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叫卖声、谈笑声不绝于耳,天真活泼的孩童玩耍嬉戏,新汶川县城拔地而起,美好新生活才刚刚起步。从汶川到都江堰也就100多公里路程,由于213国道是双车道,行进速度有限,运送各类物资的大货车接连不断,想快快不了,放缓也不行。加之原国道震毁严重,多处早已改道、重修,部分新国道路基提升达50至60米高,山石易于滚落的公路上方,加盖了钢筋水泥棚屋面,新建的“都汶高速”已开通。不过,身旁岷江的河道时宽时窄,窄处缘于山体塌方堆积河道所致,其中一块几百吨重的巨大崩石躺卧在公路上,上面标有“5·12崩石”字样,至今未移走。岷江边有一处两层高的民居,房顶被巨石击穿,砸落于房间内,房屋早已闲置,成为强震中见证大自然罪恶的佐证,江边我还看到几层高的楼房,只有一层半房屋,显露于江面,水下淹几层?伤亡多少人?路人只要不下车探询,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大自然桀骜不驯、狰狞噬人的一面,在这里暴露无遗。车行汶川映秀镇重灾区,因先一天暴雨,山洪导致泥石流,阻断公路,堵车1个多小时,四川电视台新闻当晚播报,好在我们顺利通关,安然无恙……

大地震无法预测,难以逃避,强震面前,人们又是那么渺小无奈!然而灾区的人们并没有被地震压垮、震骇,而是那么坚毅、淡定,“大雨总要停下来/太阳照常升起/春天走了/但还会回来……”古语说得好:“天定则胜人,人定则胜天”。几年后的汶川灾区穿行,无不使我倍感此诗句的寓意深邃,真实可信!

上篇:哭墙凭吊
下篇:多么静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8/2012081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8/13/1615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