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叉车是我的武器,车间仓库是我的战场,风雪里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在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公司),叉车班只有一个,在众多的工种中,叉车操作工让人感到陌生,如果不是身边驶过一辆叉车,华特公司很多人并不认识他们。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叉车班,却联系着整个华特公司内部、外部的联系。
走进叉车活跃频繁的广场,只听见“轰隆隆”的叉车声,说话也不自觉变成喊话。炎炎夏日,叉车班的9名操作员都光着膀子,叉车在他们的操作下灵活地运货、装卸。看着一个个阳刚的叉车操作工,“青壮”这个印象深入脑海。“都不年轻了,平均年龄41岁,王班长都49岁了。”华特公司供应部书记曹建国给记者介绍道,班长王顺刚技术最好,是叉车班的元老级人物,他对叉车的热爱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去。走进叉车操作工身边,他们大多皮肤黝黑,有着爽朗的笑声,说话言简意赅,“我们9个人不但工作在一起,生活也在一起,关系跟亲兄弟一样。”叉车操作工张家庆说,他们的QQ联络群,名字就叫“兄弟连”。
在外人看来,叉车操作工的工作很是轻松,“开着车上班,有什么累的。”殊不知,叉车操作工,是华特公司室外工作强度最大的工种,王顺刚说:“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我这些兄弟,夏天睡觉都是趴着睡。”为什么趴着睡呢?原来叉车的发动机,就在坐垫下方,夏日不是开车,而是骑在发动机上工作,很多叉车操作工都起了痱子。略微发胖的张文勇掀起自己的衣襟,由于汗水浸泡,裤子松紧带下,已有些糜烂,“很痒,又不敢乱动,回家老婆才给慢慢上药。”在这9个硬汉眼里,最难熬的就是夏天。说到这,曹建国书记说:“冬天他们的造型很特别,整个包裹得只剩眼睛,像阿拉伯人。”叉车只有车顶,四面透风,可不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必须坚守在岗位,“公司里机器不停,客户半夜来提货,我们都得在。”王顺刚笃定地说。
叉车班不但保证公司生产,也保证了公司的荣誉,这群叉车操作员个个都是热心肠。2009年7月31日,接连几天的阴雨将公司门口的道路下得泥泞不堪,一辆17米长的客户装载车陷入泥潭,客户司机本来想请起重机来帮忙,可身上却没钱支付。正在这时,王顺刚带领着叉车班的兄弟,在一片泥泞中,又是顶、又是抬,帮客户的装载车解了围,分文未收。回想起,王顺刚说:“能帮就帮,没有别的想法。”
在叉车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9名叉车操作员统一回答:“大家都在一起。”在他们看来,今年“工人先锋号”的荣誉是礼物,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工种。但更珍贵的,是友谊。在叉车班,今天的工作不论谁先做完,都会自觉地帮助别人完成工作,然后大家一起下班。休假的时候会相约去钓鱼,或者喝酒畅饮,谈天说地。王顺刚拍着兄弟们的肩膀说:“大家在一起,什么艰苦都是浮云。”
本报记者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