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探索中的不断追求

——记省劳模、航空材料专家冯抗屯

2023年09月15日

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工艺所,工作间宽敞明亮,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冯抗屯办公的地方。他正对着图纸,仔细核算着一些参数。他的工作柜中摆放着大都是与航空材料、金属材料有关的书籍。现年47岁的他,1990进厂至今,就与金属材料结下不解之缘。冯抗屯是特种工艺室主任,主要从事锻铸件设计及金属材料方面的主管工作,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飞机起落架研制,组织完成了多种机型锻铸件图纸设计、锻件取样图纸、技术协议的签订工作。在装配车间,他指着几个起落架说,起落架的材料要求严格,我们的材料也在赶超世界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冯抗屯负责组织实施了《超大规格300M钢在某型飞机起落架应用研究》、《A—100钢长寿命起落架技术攻关》等多个课题,为企业攻克了许多科研技术上的难关。与此同时,他还参与编撰了A—100钢、300M钢、TC18钛合金锻件及原材料技术标准,《KK3铝青铜国军标》、《高强度铝合金锻件国军标》,参加了《飞机机载设备材料国产化航空系统论文集》一书的编写,并担任评委。

谈起他的工作,这位关中汉子一脸喜色侃侃道来。一次,在某型号机起落架活塞杆加工中,他发现一个零件有了裂纹,立即查资料,同有关人员协调沟通,及时分析总结,写出客观的故障报告,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个新型材料的出现,要经过科研人员十几年的付出,尤其是材料学很枯燥,可一旦钻进去,其乐无穷。他说,以前A—100钢,我国没有,国外又封锁,我们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摸索,尤其在冶炼工艺、锻造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反反复复,也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我们成功了。

记者问,材料中最难攻克的是什么时?他说,最难的是材料的晶粒度。这一点经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

厂房中整齐地摆放着不同型号的飞机起落架,我们每来到一个产品的旁边,他都会向记者详细介绍这个产品的那个部位用的什么材料、以及材料的特性、材料中所含的成份。他那认真的神态,好像在向他人介绍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特长。记者聚精会神地听着,并快速记下,生怕有遗漏。采访完他,记者就像是上完了一堂金属材料课。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上篇:西铁局“双节”加开17对临客
下篇:高铁之“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9/2012092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9/20/1358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