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陕西省南郑县汉山镇李家山村的黄积义被告评为“和谐中国·新农村建设先锋人物”,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4月29日被授予省劳动模范后黄积义获得的又一个荣誉。
今年54岁的黄积义,15年前到西安亚森园林工程公司等地打工期间,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勤学好问,掌握了一手过硬的花卉林木修剪和嫁接技术。他又多次到外地自费深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大专学历,为成就他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技术的黄积义决心用技术回报家乡和社会,运用科技扶助群众共同致富。回到家乡后,他承包了村上84亩土地建设果园、苗木、花卉基地,坚持自费订阅农机、农业报刊每年达10多种,掌握了30多种实用农林技术,培育销售各种果树4186万余株,推广种植面积3060亩,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
2002年,黄积义创办了南郑县种养业推广服务中心,先后与十多个省、市级农科院和众多的专业户、科技户建立了最新科技品种引进交流关系,还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学院联系,销售优良核桃品种,并指导全国各地果农推广种植2千多亩,所培育的树苗年年在杨凌农高会“一村一品”展区参展,受到农户欢迎。
爱科技、勤钻研、敢创新,是黄积义的天性和追求。汉中是银杏之乡,为了改良银杏品种,他走村入户到汉中四个县调查了2050株百年以上银杏挂果情况,反复探索银杏的人工授粉和雌雄嫁接技术。他将80多亩土地划分若干个小方块进行栽培、比较,淘劣选优。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前后花去5年的时间,终于研究出银杏人工授粉和雌雄嫁接技术,使银杏的挂果期由原来的20~50年缩短到3~6年,由50年进入盛果期缩短到10~15年。他的《银杏人工授粉技术推广》科研项目被评为南郑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获第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这项科研成果推广后,使更多的家庭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2005年,黄积义为服务中心积极引进“高效浮罩式沼气池”,示范成功,本县和洋县、西乡、城固、勉县数百人前来学习推广,荣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更好地从事科技实验和推广工作,黄积义每项试验成功后,便印发材料,无偿传授给全国各地,与他联系的人遍及大江南北,义务接待本省和四川、河北、甘肃、青海等青年农民2000多人次,复信复电上万人次。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冯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