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母亲时常在窗前张望,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
那时,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从事报社编辑工作,有时晚上加班,或者参加聚会,晚归时,总能看到从我家窗前发出柔和的灯光。只要听到钥匙的转动,母亲便会即刻把门打开,似乎看到我,方才长舒一口气,可她并不唠叨我,而是轻声提醒我下次早些回家。
几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每逢周末回母亲家,只要我们一出现在院子里,母亲便马上迎了出来,从我怀中接过“小淘气包”,责怪我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好让他们迎得更远些。可以想见母亲早已在窗前翘首张望多时。晚上离开时,父母亲总是执意送我,我却不忍折腾他们,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冰天雪地,我更于心不忍,因此不等母亲换好衣服,我便飞也似地跑到楼下,随后便听到从窗口传来母亲的叮咛,在宁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后来,我们举家北迁,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一年冬天,由于雨雪天气,我搭乘的列车晚点1个多小时,等我到家时,远远地看到母亲的身影,她在院门口张望着,嘴唇冻得有些发紫。我迎上前,拉着母亲冰冷的手,心里一阵酸楚。后来楼下杂货铺的老板见到我时说,母亲从一大早就在门口站着,像是等人,让她进店里取暖,她也不肯,原来是闺女回来了。
去年过年前夕,我带着儿子踏上返乡的旅程。列车在凌晨四五点钟抵达,那是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为了不让母亲牵肠挂肚,我没有告诉她确切的车次。等到表姐的车把我们安全接回院子时,我习惯性地抬头仰望那熟悉的家,却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伫立在窗前,等我们拿着行李上楼时,母亲早已迎了下来。我猜想得到当我们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颠簸时,母亲一定辗转未眠,她从凌晨四点多钟,或者更早些,就开始守候在窗前,看小区里一辆辆车灯亮起来,继而缓缓驶出大门,直到看到驶进来的车里有我们的身影为止。
儿行千里母担忧。原来我每一次的出行都连着母亲的惦念,也许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刻,母亲就时常站在窗前张望。正因为有她温暖的目光和留给我的那盏灯,不论我走得多远,回来的有多晚,回家的路从不曾感到过孤单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