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的阶级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明确了工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职责和作用,那就是必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发展中行使工会的职责,在协调发展中体现工会的职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工会的作用。
从扩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性。工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工会组织必须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二、当前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总体上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认识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认为提高效益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重视设备更新,轻视技术更新;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
2、劳资矛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二是职工经济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三是职工民主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给企业的发展增加不和谐因素。
3、职工素质的不平衡性。职工队伍结构、素质结构巨大变化的矛盾,导致职工队伍的整体意识、组织意识、团队意识不强,在思想认识、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和谐企业的职工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4、工会应对复杂局面的被动性。有的企业工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不到位。由于大量的法律法规难掌握,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难把握,企业的工作重点难找准,企业工会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现象。
三、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使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以人为本,努力实施“赢得人心”工程。
一是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入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在为职工办实事过程中要树立依法维权和全过程维护的观念,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从民主管理入手,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工会要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是从关心职工现实需要入手,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要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让职工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2、增强合力,倾力打造“凝聚人心”工程。
通过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建家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来凝聚人心。以爱心帮扶来凝聚人心,通过建立互助帮困机制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并感染全体职工,使职工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生产。
3、启发引导,合力打造“振奋人心”工程。
通过以美好愿景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以教育培训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以激励机制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同时,要注重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总之,工会只有组织更加健全、工作更加得力、职工更加信任、作用更加明显,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开创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局面。 (周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