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为落实西安市开展“十万公仆下基层,三查一保转作风”和灞桥区委开展“四进五访查民情,真帮实改惠民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研工作,灞桥区总工会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各街道、社区、基层工会系统开展入户调研。
今年60岁的柴德秀是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常王村人,去年刚刚亡夫,现和18年前抱养的女儿常旦旦相依为命。想起这么多年自己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常旦旦有些无奈。18年来,村里曾先后召开两委会、三委会、村民代表会研究解决常旦旦的户口问题,并安排村上妇联主任、会计负责,六次与公安灞桥分局洪庆派出所联系解决常旦旦户口问题,均因开不来当年抱养常旦旦时牵线搭桥人的证明,而未能报上户口。区工会主席郑长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撰写《尽快解决洪庆常王村常旦旦户口问题》的调研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反映此问题,希望能够协调解决。
“常旦旦的难题并不是个例,调研中发现不少问题,现场能够帮助的,现场帮助,现场不能解决的,视情况向相关部门反映,以期解决。”区总工会主席郑长福在洪庆街道二炮社区了解到一残疾青年想就业,第一时间致电区残联理事长,咨询残疾人生活帮扶、就业帮扶等政策,详细告之,并表示,随后联系残联、人社局,多方帮助其就业。在洪庆街道常王村村民胡建社反映没有享受到双女户政策,工作组人员现场联系洪庆街办计生干部,了解双女户政策,因胡建社生二胎时未领取计生指标,不能享受该政策,经耐心解说政策,胡建社表示理解……近20天的调研,让郑长福感慨良多,“只有走近群众,才能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才能更直接有效解决问题。”
据了解,此次调研区总工会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以及为灞桥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救助。共帮扶、慰问群众70人,发放救助金共计4.25万元。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