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财产公布需要“试点”吗?

2023年09月02日

1988年,全国人大制定了《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1995年又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关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然而,20多年过去,这个制度一直没有落实。不久前,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仲武冠根据相关情况做了一个估算,说中国有效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至少还需10年。看来,这个制度的落实依然困难重重,还需天长日久,经年累月。

最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吕品题为《官员财产申报公示:进展与分析》的署名文章。该文介绍说:“从2009年开始,中国地方政府探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纷纷破冰。”文章列举新疆阿勒泰地区、浙江慈溪、四川高县、湖南浏阳市和湘江市、宁夏银川市、上海浦东、无锡市北塘区等地都已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之后说:“这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从地方试点探索开始的道路,可以降低制度创新风险。在局部范围内进行试验,给制度培育及规则的生成提供必需的时间。”读了这篇文章,笔者突然茅塞顿开,原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落实的原因是还在探索、试验、创新、培育阶段!但略一思忖,觉得所谓的探索、试验、培育似乎多余,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可言!

笔者愚陋,以为官员公布财产不过是公布个数字罢了,如囊中取物,唾手可得,并不像发射火箭那样复杂,也没有核试验那么危险,为什么需要那么久远呢?

其实,官员申报财产,并非什么新鲜事情,在我国古已有之。诸葛亮晚年在给刘禅的《自表后主》中写道:“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秘书省做公务员的时候,在《长乐里闲居偶题》中写道:“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后来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时“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到他退休后,还在《自咏老身示诸家属》中写道:“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古代官员的申报财产或在表章中,或在作品中,都是他们的自觉行为,并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从中可见古代官员的勇气、坦诚和磊落。

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形成已经有240多年历史,瑞典、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以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都已实行了几十年。

吕品的文章说:“这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从地方试点探索开始的道路,可以降低制度创新风险。”看来,在一些人的眼里,要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仅是一种“创新”,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笔者以为,此事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更没有什么“风险”。如今,有许多人爱拿“国情”说事,大概“创新”、“风险”之说都与我们的“国情”有关吧?说穿了,这个“国情”无非是对他人的经验视而不见,我们要搞一个要让官员们都能够接受的制度,不要像外国外地那样赤裸裸地将所有财产一下子全部抖落出来,这样也就没有什么风险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所谓的“探索”、“试点”、“培育”确实有文章可做,也确实需要一定的时日。而所谓的“风险”也都是从关爱、呵护官员的角度来说的。岂不知如此关爱、呵护官员,却是对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现象的迁就、姑息和纵容,使反腐败的严肃斗争成为一出儿童过家家式的游戏!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仅能够防止腐败,净化社会风气,也能够提高官员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于国于官于民都意义极其深远。再别小心翼翼地去探索了,也不用谨言慎行地去试验了,更没有必要呕心沥血地去培育了,只要将他人的成功经验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拿来”,“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我们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可以立竿见影、着手成春。 □朱介人

上篇:没有了
下篇:冷了“临时工”,又来“司机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7/19/0925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