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块钱学费

2023年09月02日

·冯燮·

上世纪70年代,有一块钱就能念一学期书,但一块钱对我家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家弟兄多,父亲去世早,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一天折合不到6分钱,一到上学时候,我们弟兄的学费总共要五六块钱,的确愁坏了母亲。钱不够的时候,先给哥哥们报名,因为我上小学,老师基本都是本大队的人,比较熟悉,只要求个情,可以缓交一些时间。

1978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正月十五报名的时候母亲让我给老师求个情,暂时交不起学费,先把名报了,缓一段时间再补上,老师同意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老师催学费,我回来向母亲要,母亲说能借的地方都借遍了,实在凑不出来,看能再缓一下不,老师无奈地答应了。快半学期时,当老师再次催费时,母亲说本来打算粜些粮食,可正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原本都不够吃,为了能省点粮食,她天天到坡上挖野菜,尽量凑合到麦熟。看到母亲这么为难,老师说尽量想办法吧,不能拖得太久了。

到了四月份,上边有政策,每逢星期日我们街道要开集市了,象每年一次的农历二月十九古会一样,可以自由买卖东西了,我们当然很高兴。

既然要开集市了,当然想法办做点生意是再好不过了,星期天我到集上转了一圈,看到卖东西的很多,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有本钱的买卖,没办法做。我们这里地处岭区高地,吃水是很困难的,要到很低深的沟里去挑,在当地就流传一句民谣:宁舍一个馍,不舍半口水。母亲说天热了,赶集的人口渴,不行就卖水,能挣一个算一个,卖不完也不亏本,想来想去也只有卖水更适合一些。

几个哥哥要趁星期天到坡上给生产队牲口割草挣点工分,卖水的事情就交给我了,那天母亲烧了一大锅水,把搪瓷盆、保温瓶、小方桌、小板凳往小推车上一装,到集上找了个地方摆上了摊子。因为没做过生意,面子抹不开,有人来喝水,我连头都不敢抬,赶集人喝完水,把钱放在桌子上,还得等人走后我才收了桌上的硬币,装进口袋,然后再盛一碗水,等着下一个买主的到来。一碗水二分钱,一天下来我挣了两毛四分钱,高兴极了。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回,我的学费就凑够了。

后来我又卖了三次水,总共能挣八毛六分钱,由于集上开始征收摊位费了,象卖水这样的小摊,一次要交两毛钱,这样算下来,我一天卖的钱基本上都交了摊位费了,若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可能还要贴钱,所以我就不卖水了,母亲把我们哥儿几个收拾的劈柴卖给炸油糕的,七拼八凑就把一块钱学费补上了。

上篇:蝴蝶之死
下篇:暴笑的蛟龙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02Y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02/0955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