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驰1988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同年进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联合三车间。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他,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新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背后需要付出无尽的汗水。
起初,马永驰担任联合三车间锅炉外操。锅炉岗位不仅包括75t/h燃油燃气锅炉,还有余热回收装置。面对复杂的装置和众多的管线,他傻眼了。但是,年轻就有敢于挑战、敢于担当的勇气。他通过查看原始图纸、现场查找管线流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硬是把现场的每一根管线、每一个阀门烂熟于胸。在随后的一次闪停电事故中,他配合班组妥当处理了事故。大家不由得称赞,这小伙对装置上手真是神速。那时,正值汽轮机开车之际,虽然他不在汽轮机岗位,但是每天一有空就跑到汽轮机现场学习。只在书本上学习过汽轮机的他,当真正见到汽轮机的时候,又犯难了,但这不正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机会吗?他向技术人员求教,向老工人师傅请教,他于弄懂了汽轮机的运行原理。随后,他又自发学习了车间除盐水装置、硫磺回收装置和火炬装置。由于平时工作表现出色,他被调至汽轮机内操岗位。
年轻,不仅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还应该有创新精神。车间有两台大气式除氧器,每天对空排乏汽,这极大的浪费了资源。他配合车间技术人员,技改了该除氧器,回收了乏汽。此外,车间有两台室外锅炉加药泵,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这两台加药泵维修频率极高,而且造成炉水水样不合格,长期运行会对锅炉造成极大的伤害。他建议车间将该加药泵移至室内,改善工作环境。车间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大大降低了加药泵的维修频率。
年轻,不言败。2012年,他和工友代表榆林炼油厂参加了在永坪炼油厂举办的“炼化杯”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工种为热力司炉工。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退出了人群,脸上写满了失落,他茫然了。回到车间,大家都安慰他,可他强颜欢笑,装作没事的样子。其实,他比谁都渴望证明自己。2013年,他再次踏上征途,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终于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延长杯”“炼化杯”职业技能大赛热力司炉工工种“状元”。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很平静,他终于兑现了自己一年前的诺言:年轻,不言败。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带着激情,放飞梦想,让心在炼塔的上空飞翔。敢想敢做,勇于承担,让风雨去磨练那满脸的稚嫩,让青春在延长石油发展的航程中成长,就算跌倒,笑着拍拍尘土,继续上路,去完成奉献炼厂、奉献石油的神圣使命。这不是口号,这是我们这些年轻的延长石油人的宣言。
(刘常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