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带薪休假为何难以实现

2023年09月06日

·冯海宁·

每到公共节假日,都会出现“到动物园看人”的怪现象,继而又引发讨论:该增加假日天数,还是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显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才是解决景区爆棚、公众休假权难以落实的关键。然而,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以及2008年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的带薪休假,对很多人而言至今仍是“纸上的权利”。

如果说《劳动法》规定的带薪休假缺少具体办法,显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则让这一制度不再笼统。但是,自2008年至今,带薪休假落实难似乎并没有多少改观。2012年一项调查显示,50.4%的人直言所在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这次调查也显示,67.3%的人认为企业带薪休假制度形同虚设。那么,带薪休假制度为何难以走进现实,症结何在?究其原因,可用两个字来概括:软弱。

首先是职工面对企业的软弱。有媒体曾指出,劳动者有维权意识,但没有维权胆量。如今,带薪休假制度可以说已广为人知,但知道并不等于敢于运用制度去维权。带薪休假制度实施一年后“零投诉”,几年后许多地方投诉仍旧为零,就是一个明证。

另一方面,职工依法维权也需承受一定的风险和成本。这对很多职工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企业过于强势,很多职工过于软弱,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企业认为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是正常现象,即使企业违法也是“法不责众”;而很多职工只能在口头上对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难表达不满,却很少通过实际行动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其次是地方监管部门的软弱。在职工不敢维权或者维权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如果监管部门主动为职工维护权利,显然有利于这一制度的落地。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监管部门都“守株待兔”,有投诉才行动,无投诉则不行动。而且,某些地方监管部门,即使面对职工投诉也不作为,显然,“带薪休假”还远未纳入一些监管部门的法眼。

国办去年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但在很多人看来,未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仍然不乐观,因为这个纲要上只有大概的时间表,缺乏详细的时间安排和路线图。当国家层面的政策表现不够刚性时,职工的权利待遇就只能沦为“软约束”。

上篇:“乌金”从这里出发
下篇:央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再提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5/201405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5/07/1078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