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靠一张脸或一件事走红网络,而他靠的是聪明和技术走红煤城。这不,走在上班路上的工友们正在议论着他:“王哥,你听说了吗?矿上真的给刘亚平投资创建了工作室,而且还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张用不太相信的语气与工友边走边聊。
最近矿区职工热议的这个人就是下峪口矿电煤区队40岁的机电副队长刘亚平,人送雅号“刘琢磨”。多年来,他技术革新项目达到了180余项,创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为此矿里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所以经常有区里的工友和他开玩笑:“刘哥,你的发明今年可给我们区省了一笔钱啊!区里给你奖励了请哥几个吃顿饭。回头你也琢磨琢磨把我干活的工具改成自动的,给兄弟省省力气。”
说到电煤区,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电煤区人员少、电气设备多、设备老化的实际情况,平日里他没事就琢磨井下设备如何改造可以省时省力,如何使安全性能更加可靠。在煤矿井下干了多年的他,看着手动控制的乳化液泵工人的辛苦,以及偶尔稍有不慎水就会溢出或者出现泵箱吸空造成突然停压,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支护的乳化液泵,他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不断动手设计。今年3月份他通过摸索、试验对矿采煤工作面使用的乳化液泵箱进行技改,利用自制的磁浮传感器、自制的智能控制器、防爆电磁阀组成泵箱等部件成功制作成乳化液泵站水位智能控制系统,可以24小时自动控制水位,控制精度高,加水速度快,高效稳定,并且此项技改制作成本低,能大幅度减少设备故障率并且维护简单。自乳化液泵站水位智能控制系统投入该区后,每天省去看泵的两名职工,一年为区队节约12万元的人员开支。看泵的人员深有体会地说:“这发明真不错,省人力,方便,自从使用后,我工作轻松多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马上排除,因为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所以像他这样懂技术的人才一天下两次井那是经常的事情,经常是这边刚和工友处理了电缆故障,那边又来活了。那天1106大皮带开关突然出现故障,1106大皮带担负着1108综采工作面和1110反头掘进工作面出货的任务。他听了当班班长的汇报后凭着多年的经验很快作出判断,是开关变压器烧毁了。而这台开关全矿只有一台,没有配件修复,如果更换开关,必须从地面拿配件,问题是有些配件的型号根本不匹配,眼下生产任务迫在眉睫,会直接影响11号煤整个白班、四点班都得停产,在场的领导一筹莫展。他现场仔细地查看了开关烧坏的情况,采取利用两台控制变压器向一台开关供电,代替原控制器,取长补短,解决了配件短缺的问题。就这样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处理完故障,恢复了井下生产。在场的领导和工友都松了一口气,一位老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刘,多亏你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左邻右舍都知道他精湛的电器维修手艺,又是热心肠,很多职工家里的电饭锅、电视机坏了或者搬新房走线都找他,他总是义务帮忙且随叫随到。同事开玩笑地说:“上到无线电下到小灯泡,没有他玩不转的!”这就是刘亚平,一个靠着一身的技艺和聪明智慧的头脑而走红煤城的红人。 文/马麦丽 图/周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