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扶风的浇汤面

2023年09月07日

◎陈亮

前不久应姑姑之邀前去扶风参加表弟的婚礼,使我有幸品尝了一回扶风地道的浇汤面。当地待客摆酒席都有专业上门的服务队,主家待客只管出钱,其他的琐事可以全然不管。

当天待客之前,所有的亲朋和客人都要先吃顿浇汤面打打尖(陕西方言:饭前充饥),而且招待客人也都是流水席的形式,先是一帮人坐下慢慢吃,没来得及入座的客人就在一旁等待。我可是头一回去扶风,根本不懂当地的习俗。只见几个服务队的人端着装有数碗面条的托盘,不停地往餐桌上摆放面条,而且没等客人吃完,第二波就又摆在桌子上了。

见此,我大惑不解,就向姑姑请教。姑姑笑着对我解释说:“其实你看碗里的汤水那么多,碗里只捞了几根面条而已,这种面条主要是品味道,得有耐心才是,你只要能吃,我们就会不停地上面,这种面条叫做浇汤面,也叫‘一口香’。”

听姑姑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看来还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呀,觉着好奇,我还特意去服务队里一看究竟。只见服务队的厨师们正忙得热火朝天,捞面的捞面,浇汤的浇汤,好不热闹。

忙碌的间隙里,一位厨师还特意为我讲解了臊子面的制作方法,他说扶风的臊子面讲究的是上三花(胡萝卜丝、豆腐、蒜苗)和下三花(木耳、黄花、瘦肉丁)。

面条的口味主要在上下三花上下功夫,下三花是先给铁锅内添菜籽油,烧至八成热时倒入肉丁煸炒出油后,烹入料酒和酱油,放入干辣椒丝、花椒粒和生姜末以及大蒜末炒出香味后,下入木耳片和黄花段,调入食盐、胡椒粉、十三香、鸡精和生葱段等炒匀,掺入适量骨头汤,文火炖至肉八成烂即将收汁时即可起锅。

而上三花相对来说更简单些,大葱洗净切成细丝;豆腐先切成片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最后切成细丝状。先用葱花和蒜末炝过后,掺入合适的鲜汤,烧沸后下入豆腐丝和胡萝卜丝,略滚之后调入适口的盐和鸡精、味精、香油和陈醋,最后舀入一勺辣椒油,再撒入蒜苗段即可出锅。

面条上桌前,先是给碗底里舀入适量的下三花,随后捞入面条,浇上滚烫的上三花即成了一碗碗喷香诱人的浇汤面了。

那天我虽然是最后才吃的面条。但是一口气吃了十多碗,当一口筋道滑嫩的面条入口时,我立即被这酸辣适口的浇汤面给完全俘虏了。只见大伙儿都是只吃面不喝汤,当你刚刚一筷头将碗里的面条吃完,汤水里的“三花”还没完全消灭完,服务队的人就又将另一碗面条摆在了你面前,之前的汤水又被撤走了。

就这么一碗碗地来,我们就一碗碗地吃,第一次体验这样的馋劲儿,多少有点吃着碗里瞅着锅里的感觉,虽然意犹未尽,却不好意思再继续吃了。听说吃面只是打尖,待会还要坐席。想着正席有更多好吃的,我就没再多吃,但到最后席毕,我还没有全然感受到当天那一道道佳肴的诱惑,倒是对饭前吃过的那十多碗浇汤面的滋味念念不忘。

上篇:老家的房子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9/2014092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9/24/11735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