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平公的时候,贮藏财宝的仓库发生了火灾,官员们闻讯急忙驱车策马赶去救火,三天三夜才把火扑灭……公子晏子却抱着一匹丝绸作礼物来祝贺说:“烧得太好啦!”晋平公听了,恼怒地说:“火烧的是收藏珍珠宝玉的地方啊!是国家的珍宝,大家都去抢救,你却来祝贺,你什么意思呀!讲不出道理,我就要了你的命!”
公子晏子说:“君王把财宝藏在全国,诸侯把财宝藏在老百姓中间,农夫把财宝藏在谷仓里,商人把财宝藏在箱子里。现在老百姓饥寒困乏,而苛捐杂税却接连不断。夏桀在全国实行残酷的统治,横征暴敛,老百姓痛苦不堪,因此被商汤杀掉了,夏桀的下场为天下人所耻笑。现在老天烧了贮藏珍宝的仓库,这是您的福气啊!如果您还不觉悟,恐怕也会为邻国所耻笑啊!”
晋平公点点头,说:“有道理!从今以后,我就把财富贮藏在老百姓之中吧!”
战国的时候,也有一个“烧宝而贺”的事,同样从一把火里烧出了一番的道理,一番的境界。魏文侯的仓库发生了火灾,魏文侯身穿白衣,离开正殿,以示哀痛。大臣们都哭起来。公子成父却走进来祝贺道:“我听说天子把整个国家作为收藏财富的仓库,诸候把自己的领地作为收藏财富的仓库。你现在把国家的财富都储藏在国库里,显然藏得不是地方,这种藏法,不发生火灾也要发生人患。幸亏没有发生人患,不也挺好吗?”
公子晏子、公子成父认为,一个圣明的君王是坚决不能和老百姓争夺利益的,他们强调一个国家应该藏富于民,也就是晋平公所说的“藏于百姓之间”。否则,其统治便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孔子也曾经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老百姓富裕了,当国君的能不同他们一起富裕吗?国家能不富强吗?!
荀子曾说:修明礼教、推行王道的国家是为了老百姓富有;推行霸道的,能让有才能的人富有;苟延残喘的国家,只会让当官的富有;将要灭亡的国家,统治者就拼命把财富统统据为己有,私人的库房、箱柜塞满金银财宝。这种情况叫做“上溢而下漏”,官员“肥得流油”,老百姓“四处漏水”。所以,他郑重告诫说这是“危身之道也”。 □张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