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距今已经90年了。孙中山是国共两党都尊重的革命先行者,想要靠谱地谈论他的去世,你可能需要了解以下五个关键词:
中山陵
孙先生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从空中俯瞰类似钟形,于1929年春建成。可惜的是,吕彦直积劳过度,于1929年3月18日凌晨逝世,年仅35岁。这位中山陵的设计者,都没来得及参加孙先生的归葬仪式。
从2010年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已经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每周一关闭维护。
谒陵仪式
孙中山归葬中山陵后,前往谒陵的人络绎不绝。最早谒陵的是蒋介石夫妇、胡汉民、戴季陶及中央执委,他们于奉安大典后一日即前往谒陵。一般的谒陵仪式包括全体肃立、奏乐、唱党歌、主持人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篮、全体向孙中山坐像行三鞠躬礼、恭读总理遗嘱、俯首默念三分钟。
总理
其实在国民党的语境中,总理是特指孙中山先生。
这是因为自同盟会成立以来,虽然党的名称有所变化,但孙中山一直是党的总理。孙先生逝世以后,“总理”这个称呼就永远留给了孙中山,从此国民党内没有总理这个职位。而1938年3月份蒋介石担任国民党的总裁直至1975年4月病故,同样道理,国民党也把“总裁”这个称号永远留给了蒋介石。所以蒋介石以后,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就称为主席了。
植树节
孙中山一直倡导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民国初期,经他倡议,以清明节为植树节。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时间即为3月12日。共和国成立后,仍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国父
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不过在正式法令之前,国民党和民间舆论都已经在对孙中山使用国父这一称谓。 (石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