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献舜·
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给我邮寄了几张自己画的画,让我给他提提意见。父亲是个农民,忽然开始画画了。我从来不曾想过他会画画,看着父亲给我邮寄的画,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全是父亲对自己年轻时期故乡的描画。我通过父亲的画,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生活场景,而这一切,是父亲一直回忆的故事。
在父亲的画里,他年青时候的家乡是如此的美丽。画面中的村落临河而居,村落的中央是一个很大的池塘,一池的荷莲翠绿地铺满了水面,歪斜的柳树倔强地长在池塘的边缘,垂下的枝条轻抚着荷叶,三两孩童骑跨在歪斜的柳树上嬉闹,成群的水鸭刚刚从池塘里洗澡出来扑棱着翅膀,还有一头水牛懒洋洋地躺在水池里发呆。碧绿连片的荷叶中抽出的三五朵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上趴着的青蛙,在父亲笔下活灵活现。村落的后面,是连片的枣树林,去河边打水的村民,看到青红的枣儿,放下挑担和水桶,忍不住拽上几颗枣儿尝尝鲜。村落旁边平坦的麦场上,忙碌的人们正在碾场扬谷,从画面上仿佛看到了他们手中的木锨一起一落的挥舞着,旁边的茶碗里正泛着清晨阳光的色泽。村后宽阔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河面上捕鱼的人儿驾着渔船正在撒网捕鱼,鸬鹚在水里面扎着猛子,忽然扬起的脖颈里正夹着活蹦乱跳的鱼儿,天空飞过的鸟儿在青翠而又茂盛的芦苇里来回穿梭着……在一片河塘流水青砖红瓦里,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场景却给了我温馨美好的惊喜。
父亲很多次给我讲起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他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生产队长,带领全队人员开荒种田,赶牛拉肥,犁地耙地,打谷碾麦。那时候的故乡,宽阔的河水永远泛着深幽的青色,如棉絮般洁白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飘荡,雨水过后,坡地沟渠旁的杂草间,长满了肥厚的地衣,芦苇丛里的蘑菇泛着水珠的光泽窜长着,田里的红薯总是长着肥厚的叶子,结着硕大的果实,就连青色的豌豆,都是缀满了豆荚……美丽的故乡给了父亲深刻的记忆。
父亲离开农村已经20年了,自从我工作后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他和母亲生活在家乡的城市里,而我却在远离家乡几百公里的煤矿工作生活。我一直在想,缺少孩子陪伴的父母是孤独的,而父亲又不善言辞,沉默的他将这份孤独和对孩子的牵挂深埋在内心深处,也许只有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才会填补他单调的日常生活,再次寻找到快乐。父亲总说孩子是父母的风筝,长大了飞远了,但是线还在父母手里,根还在家乡系着,父亲怀念他的故乡,而我也挂念着父母,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一砖一瓦,故乡的一片土地一个角落,在父亲的画里清晰刻画,而在我的心里有父母的地方才是故乡。
我理解父亲内心深处细腻的感情,但却不能在身边尽心照顾他,总是担心他整天闷在屋子里憋出病来,每次通电话,我都会鼓励他,要多出去走走,或者找一个自己的爱好。父亲从来没有告诉我他要画画,他也许想给我一个惊喜,或者是自己刚刚找到一个爱好还不好意思告诉大家。他的画纸是家里的废纸,他的画笔也是简单的水彩笔,虽然画纸粗简,但画面饱含感情。我惊讶于他竟用绘画的方式抒发他对故乡的感情,而画面却又如此的真实美丽。
父亲从来没有绘画基础,竟是故乡的美好记忆激发了他的创造力。父亲的画,在别人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它独属于父亲对故乡的美好思念。我想,我要把父亲的作品一幅幅装裱起来,当作对故乡,以及对父亲年轻时候最美好的回忆。 (运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