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黄土情深

2023年09月12日

·马罡·

“远远的看见你不敢吼,我扬了一把黄土风刮走,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连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

偶然间从节目《歌从黄河来》看到那个朴实无华的北方汉子贺国丰,出口的那一嗓子瞬间将我的心紧紧揪住,或许不仅仅是听到了天籁之音,更是那熟悉而浓郁的陕北腔调瞬间将我袭中,将我的心拉回到黄土高原,那个我记忆中满眼黄沙的小时候。

童年的我生活在贫瘠的黄土高原,绵延逶迤的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出道道沟壑,把地域的距离缓缓拉长。起风时,扬起的漫天黄沙连人的身影都能埋没,人们躲在窑洞里,听着呼啸而过的风声,感受着正在紧张跳动的高原脉搏。那个年代,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来说,贫困是无法抗拒的。在我的记忆中,童年就生活在那个“烂包”的光景里,在人们的眼里,看到的除了书中所描绘的物质贫瘠的现状,还有“雄浑壮阔”的高原景象。

不过,也正是这片物质匮乏却广袤无垠的黄土地,带给了人们抒发情感、自由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有多少文学、艺术的经典之作就孕育于此,给后人留下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小时候总会时不时地听到一两声信天游划破天空,打破生命的寂静。陕北人用那粗犷有力的歌声诉说着心中的憧憬,歌声越过漫天黄沙,直抵灵魂。

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就在这黄沙的来去中慢慢流逝,面前的黄土地依旧没有丝毫改变,而我慢慢长大。面对着无尽的黄沙我会感到无助,感到自己的渺小,每每失落时又总会有那雄浑有力的歌声安慰我、陪伴着我。慢慢地,在歌声中我变得坚韧,在父母谆谆教导中我变得勤奋,我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眼前的这片黄土地,迈向自己美好的未来。每次埋首书中似乎都能嗅到大城市的繁华气息,就这样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远离了那片黄土地,走出了家乡,奔向未知的远方。

我是黄土高原走出来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与黄土地一脉相承,那里是我永久的根。往日里那片土地虽不曾给予我丰厚的物质,但却给予我最深厚的滋养。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看见个小池塘或是走进植物园就跟疯了一样的追逐,可以想象一个人小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游乐场也不是手机游戏,而是跟大自然最亲密的接触。因为人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只有彻底地身处其中你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气息和美好。如果把一个人放在钢筋水泥工业感强的环境里,时间久了,他一定会觉得各种不舒服。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现代人的很多心理疾病跟身体疾病最终的解决办法是让他回归自然。

而从黄土地走出来的我们是不缺少这些的,在土院子里长大,随时可以在地上打滚泼赖,还有故乡的一山一川,一草一木,无一不在滋养着我们的身体,释放人的天性,接通我们与大自然的能量通道。我想这也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无论身在何种处境,都觉得自己充满力量的原因吧!这就是黄土地给予我的生命底色和基调,还有心灵的滋养。身处在大山中的祖辈父辈们也有跟大山一样伟岸的身躯、坚毅的性格和细腻的内心,也无一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品性甚至于三观的形成。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我们是深爱的,因为唯有深爱才让人链接得如此深沉,让我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在模仿这种品质,继承这种品质,继而传承。

现在,虽然家乡对我来说已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永远安住在那儿,安住于我流淌的血液里,安住于我的心里。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

上篇:父子兵
下篇:夹缝中的绿色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14/1236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