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致我心中的那座“山”

2023年09月12日

□张晶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在春晚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我已离家三年了,当对家的思念遇上这首旋律,我禁不住泪眼婆娑,脑海中父母的身影清晰浮现,又渐渐模糊。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父亲的出镜率不高。在家里经常都是母亲带着我,在学校凡是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总是母亲出席,甚至是高考的那段日子,父亲也不在身边。不是父亲不称职,而是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他是一名电力工人,随机性的出差、加班、抢修,他不得不放下家人坚守岗位,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更是对企业的责任。随着年纪的增长,当我明白他的工作性质后,曾经的不解、埋怨甚或愤怒,慢慢变成了理解与支持。

父亲在我的心中一直如大山一样伟岸不屈,是我们全家最大的依靠。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严厉的、更是柔软的。第一次看见父亲抹眼泪是我考上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学校在市郊的一个镇子上,交通不便,周围村子人烟稀少,就连学校的设施也略显陈旧。看到这些场景,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想回来就打电话,爸来接你。”当他离开学校,刚一转过身,就用衣袖抹了抹眼睛,然后又转过来笑着说:“没事就多看书,别老想着往家跑,好多娃想上学都没机会,你要好好珍惜这几年。”然而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但凡我打电话想回家,他都会挤出时间来校接我。第二次是我毕业后在榆林参加工作,当我在面试地点签完协议出来见到他时,他如几年前一样,平淡地问:“签了?”我只是微微头一点,便不再出声,想到以后就要离家千里之外,我便忍不住哽咽起来。父亲顿了顿安慰我说:“现在交通很发达,飞机1小时就能到,只要想家了,我就会来接你”。而我分明在他的眼角看到了夺眶而出的泪花。

父亲如今已近花甲,却依旧奔波在工作的第一线。当别人的朋友圈在晒吃喝、晒幸福、晒出游时,他的朋友圈却晒着工程进度、设备吊装、风雨无阻的工作场面。他今年的年休计划,本来打算和母亲出游散散心,可休假的第三天就因工程加快进度而重新返回了现场,出游计划再次搁浅。我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场景重复了多少次,只记得他最后一次休年休假已是11年前。

上篇:团结一路
下篇:那一年,那场肆虐的洪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22/1239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