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记者亲历高温下战“天窗”

2023年09月12日

7月25日,渭南预报温度39度。上午9时,阳光已开始肆虐,在芝阳车站,中铁二十局电气化公司黄(黄陵)韩(韩城)侯(侯马)项目部经理谢琪峰望着铁轨旁笔直伫立的伸向远方的两排钢柱,一抹满意的笑容爬上了他黝黑的脸。这是自该项目开工以来,职工用辛劳的汗水铸出的成果,对于担任项目经理的谢琪峰来说,期间付出的艰辛深有体会。今天的“天窗”施工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已早早地站在铁道边,等待着“天窗”给点。

9时20分,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过芝阳站,谢琪峰向一名身穿黄色工服,手拿对讲机的年轻职工示意可以确定对讲。五分钟后西安铁路局调度中心给出“天窗点”——3个小时。今天项目部要在这个天窗点进行1.2公里长的接触网承力索展放。

在铁路工作的人都了解,火车车头要接触半空中的一根导线,这根导线就是给机车供电所用。承力索在导线之上,是用来悬挂导线的一根带电的铜线,具有分解导线超负荷电流的重要作用,防止电流过大造成行车中断。

6米多的高空,毒辣辣的太阳,已经开始发热的铁轨和道床上的石头好似在向施工的人“宣战”。只见三四名身穿黄色工服头戴工帽的职工推着一架6米多高的梯车小跑着滑过轨道。在离站房1000多米远的铁轨处,十多名工人肩扛着一根重达1.2吨的导线,一字排开如纤夫般吃力地拉着向前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工服,每个人的背部都画出了一块“地图”,没有声响只是使劲地往前拉,10米、20米、30米……线被展开后,一名工人就要爬上梯车,将线的一头提起来挂在距离轨道7米多高的腕臂上,站在梯车上手拿着承力索,仰着头使着劲,太阳照得人发晕,有时还需要像猴子一样爬上腕臂进行固定。脚没地方踩,人就骑在臂杆上。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来,而地面则是铺满的石头和钢轨。中午11时,钢轨已经发烫,不小心挨上皮都要似被烫掉。毒辣的太阳晒得记者胳膊发红发痒,可工人们依然挥着汗水干着活,现场除了偶尔的作业配合声,就是来自周围野鸽子的“咕咕”声。空旷的铁道上,热得让人几乎窒息!1.2千米的承力索要经过20多个腕臂的连接才能固定在空中,11时40分,最后一根腕臂挂起了承力索,经过落锚,一条长长的铜线被固定在空中。

文/本报记者 毛静 图/白小波

为高温炙烤下的一线职工点赞

铁路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言,印象只不过是坐火车一次又一次出行的过程,除却一张火车票及相关的事之外,背后的故事也鲜有问津。时值盛夏,气温飙升。太阳镜、遮阳伞、防晒衣……即使“全副武装”走在“上烤下烙”的路面上还是难以忍受。您或许携妻带子出行旅游避暑,也或许选择宅在家里享受空调的惬意。但就在同样环境下,如新闻里的这群工作者,将自己铆在高温炙烤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个季节,我们可以不断通过电视镜头、报刊、网络等媒体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听他们讲工作中的小故事:“70度高温钢轨上的一步一望”、“高温线路的巡逻兵”、“藿香正气水的故事”……他们不仅用坚守感动着社会,也激励着自己。谁说这个时代正在缺失的是一种责任,他们被汗水浸湿的背影,无不诠释家国情怀下行业的担当。我们当为他们点赞! (郭永良)

上篇:没有了
下篇:“张思德”整装再出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7/2015072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29/12416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